公孙剑急忙开始下令封闭和南汉国方面连接的各个关隘并且派出重兵严防死守,同时紧急调回特战旅和两栖作战师,命令他们前去追击那些企图深入自己属地内搞破坏的南汉军。务必要将这两万多人全部击杀,不得使对方在自己属地境内流窜作恶。
“乃乃的,这个刘莽倒是不笨,居然还懂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倒是小瞧他了。”公孙剑坐在帅帐中深刻的检讨着自己犯下的判断性错误。同时也深感到有些无力。
如果自己的实力再强大一些多好啊。或者可以再等一等,多争取些时间发展自身的力量。可惜时不我待,有些机会一旦不去抓住或把握,以后很可能再想去做就会更加的困难。
也许自己这一次真的有些太着急了。可是即便不能够战胜刘莽攻陷下整个南汉国,但却能够给南汉造成巨大的破坏。使得南汉元气大伤难以恢复。不够现在摆在公孙剑面前的并非是准备要撤军,而是接下来该如何打。
刘莽的战略意图很明显,一边学着公孙剑去对方的地盘搞破坏,一边收缩防御,既然公孙剑不愿意和他正面作战,那他也同样如此。将所有的资源全部往都城集中,然后放弃其他所有的领地,就等待在都城附近与你决战。你不来,那你就永远也不可能占据整个南汉。即便占领了其他地方也没有用,根本无法真正的进行统治。况且刘莽也会时不时的出击一下,给予公孙剑有效的打击。可你要攻占南汉的都城,那就避免不了的要和刘莽的大军决一死战。胜了那自然南汉灭亡,可要败了,呵呵,后果自然是公孙剑的大周王估计也坐到头了。
因此面临两难的选择,让公孙剑实在是有些头痛。好在他的身边还有谋臣,王府总管石方恒和楚王钱湍一起给公孙剑出了个主意,和不再这个时候将周国拉进来搅局,这样不但可以打破目前和南汉僵持的局面,而且也可以从外部得到助力。打赢了南汉是最好的选择,最多到时候分给周国一些好处和地盘,反正迟早也都还是大周的。而如果打败了,或者是没有办法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也无所谓,只要自己还保留了实力就可以。顺带着说不定能够坑周国朝廷一下,可谓是一举两得。
公孙剑在反复权衡了其中的利弊之后,最终做出决定,派使者前往上京城邀请周国和他一起共同出兵对付南汉国。而公孙剑提出的代价则是,如果覆灭了南汉,公孙剑愿意和周国朝廷平分南汉国的地盘。靠近西边的归公孙剑所有,而东边的州府则属于周国。
周国的朝堂在争吵中商议了很久后,提出如果公孙剑愿意将之前强占的中南四府归还给朝廷,那么周国就愿意出兵相助。如果公孙剑不愿意,那周国朝廷就只能是站在一旁看热闹,说不定等到什么时候占据对公孙剑不利了,还会出兵帮一帮南汉国。
面对周国朝廷的威胁和乘机占便宜,公孙剑却居然答应了下来。眼下的他迫切的需要有人能够替他打破目前的局面,使得他有机会扭转局势,从而再度有效的打击南汉,并且最终取得这次战役的最终胜利。
周国朝廷确实出兵了,可是却仅仅派出两万人马。而且还不是和公孙剑合兵一处一起攻打南汉。自己沿着南汉国东南方向一路南下,颇有一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味道。
好在公孙剑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有这么一支偏师牵扯住对方,至少可以给自己减少一些压力。眼下的公孙剑也在想办法重新部署战略,将手中的兵力再度集中起来,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路线开始了扫荡占领工作。
南汉王刘莽开始收缩,那自己也就不需要再和对方打游击,干脆就直来直去的一府一地的攻占。可刘莽也不是傻子,看清楚公孙剑的战略企图之后,也重新集结人马回头再度寻找公孙剑进行决战。
这一次公孙剑没有选择避让,而是全军列阵准备和刘莽实实在在的打上一场。因为眼下刘莽手中的军队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多了。分出了两万多人去公孙剑属地搞破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谢伍的特战旅和丁逢的两栖作战师会让他们有去无回。另外为了扫荡还留在身后作战破坏的第六师,刘莽又派出了三万多人应对,同时维护后勤保障的安全。再加上周国朝廷出兵南下,再度分出三万兵马前去迎击。左右算下来,原本二十多万的兵马如今也只剩下不到十五万。
而公孙剑这边,第二、三、四、七以及即将返回与大部队汇合的第六野战师,共计四个野战师三万多人,外加马腾的快速支援师的六千多人和楚王麾下两万多兵马。一共六万余人,虽然还不到对方兵力的一半,可公孙剑还是有着一战的胜算。况且公孙剑又不傻,看似要和对方决战,但是绝对不会真的上来就硬碰硬的打生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