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了统一天下连脸都不要了啊!
刘协却觉得没什么,为了那么点颜面,放着好统一的政策不用,这不是有病么。
打仗么,打的都是底层百姓的性命,少死一个也是好的啊。
至于史书怎么写,这玩意不是任凭胜利者如何打扮的小姑娘么?
于是乎这样在满朝文武看来都十分不可思议的政策,在刘协强硬的态度下,居然就这么通过了,由荀悦亲自带着诏书单枪匹马的就去了成都面见赵韪。
封,赵韪为蜀王,要求岁贡粮谷四十万石,蜀锦三万匹,生铁十万斤,同时将吕布及一众吕布及候选等他那些亲信的家眷,一并交出来。
事实上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存在什么敢不敢的了,毕竟他这种割据一方的举止早就已经是实质上的造反了,你要非得说自己是大汉的忠臣毫无反心也不敢接受王位,那给你一个九卿的位置直接跟我进京也就是了。
接受,你就是大汉四百年自白马盟约之后第一个异姓王,给你个台阶依然把你装在大汉的这套体系里,作为诸侯王逢年过节别忘了给朝廷孝敬,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接受,你就是乱臣贼子,那说白了您这就不是奔着割据而是奔着造反去了,他日攻破成都之日,你们老赵家几千人口一个也跑不了,有一个算一个全得五马分尸,就别想着躲在吕布后面继续当汉臣这种好事儿了。
烫手是肯定的了,而且怎么说呢,这条温水煮青蛙之策也不算是太难看出来的,益州这边许多的有识之士都看出刘协的险恶用心了,毕竟刘协要的这个岁贡,怎么看都是狮子大开,小朝廷每年的财政盈余怕是要上缴一半以上的,这还是不知道刘协的后手的情况下。
然而赵韪本人毕竟与曹操刘备孙策等一刀一枪打天下的枭雄不同,说白了他就是益州本土派的一个代表,是本土的这些豪强和世家们实在受不了刘焉刘璋这爷俩以及东洲派的压迫,抱团造反的时候推出来的一面旗帜而已。
益州豪强的诉求是什么呢?无非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求得到更多的政治权利,希望能躲在雄关险隘的后面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啊。
朝廷给你封王,直接承认了你的合法地位,输血不输血的且不说,这以后岂不是就不用打仗了?岂不是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有识之士毕竟只是少数,人么,大多数时候还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的,毕竟以前的天子也没干过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反倒是诸侯王朝贡这种事古已有之,就算是再多的有识之士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也潜意识的选择了忽略,觉得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怎么说呢,历史上第一个不要脸的人总能把脸卖出一个好价钱,比如司马懿不就随便发个誓就把曹爽给忽悠瘸了么?
益州豪强本来也没多大的野心,接受了朝廷的册封,也就有了合法的身份,从此妞照泡舞照跳,至于朝贡,损失的朝廷的财政,刮的都是穷鬼的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至于赵韪本人,且不说他没得选,面对那些杞人忧天之言,即使是按照最坏的结果去想,朝廷就算真的在吸够了他们益州的血之后弄死他,那他作为一个被朝廷正式册封过的王爷,后果肯定是要好过一个公然造反的反贼的。
要知道至此为止,历史上对待顶层的这种贵族,哪怕是失败者都还是很体面的,比如本朝最著名的昌邑王刘贺,当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被撵下来了,不一样是荣华富贵一生,起码混了个海昏侯之爵位么?
至于北伐中原,天下共主这种屁话,赵韪连想都没想过。
当朝廷的大王,总好过当吕布的州牧,如果吕布和吕布身边那些对天下还有野心的外敌户在此,那倒是还有反对的余地,然而现如今吕布的嫡系兵马都已经带走去打汉中去了,剩下几个亲信心腹也都在成都,随便派几个小吏不就都给抓回来了么?正好送给朝廷做顺水人情。
然后,便是将数万大军一股脑的推到剑门关附近,彻底断绝了吕布回来的可能性。
这吕布到底还能不能打得下汉中赵韪不知道,但他可以确定,吕布肯定会死在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