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兵力调度,商毅很快就收到消息,不过他从南京一回到杭州,就开始布置浙江的防线,如果商家军决意要防守,清军恐怕很难突破得了商家军的防线,因此商毅对清军向浙江发动的进攻到并不担心。</p>
不过在回到杭州之后制定的“江南主守,江北主攻”的战略,到现在仍然适用,因此在江南的清军向江北发动进攻之后,商家军在江北还是要继续向清军发动进攻,保持着对清军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战场的主动权。把淸军的主力吸引到江南来,才有意义。</p>
但上一次淮安战役的失利,也让商毅变得更为小心谨慎起来,毕竟现在的总体局势仍然十分艰难,商家军的每一次出击都必须做好充份的准备,力求收到效果,不打无把握的仗。因此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商毅又仔细把淮安之战和目前江北的局势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盱眙是双方的必争之地,清军才会派出重兵驻守,那么这一次进攻,一定要找清军的薄弱环节下手,争取一战成功。</p>
而在江北的薄弱环节,就是靠近长江北岸的滁州、和州、庐州一带,因为这里本来是吴三桂的驻扎地,现在吴三桂率军南渡之后,这一带清军的守卫十分空虚,正好可以做为这一次商家军进攻的目标,不禁能够扩大自己的地区,把清军的江南江北两个战场分割开来,甚致有可能打通和湖北战区的联系,实在是一举数得。因此在选定了目标之后,商毅也下令罗远斌,命他立刻向六合、滁州等地发动进攻。</p>
就在商毅的命令下达之后,淸军对浙江的进攻也开始了。</p>
虽然知道阿济格的用意就是让自己和商家军硬拼,借商家军来消耗自己的实。但吴三桂和尚可喜现在都还不敢和淸廷反目,因为他们心里都淸楚,现在的清廷,可不是明朝,尽管自己手里的兵力己经十分雄厚了,但基础不牢,缺乏根据地,并没有拥兵自重的资本,因此尽管两人心里都不愿意,但也不能不出尊令出兵。</p>
不过吴三桂和尚可喜可都是聪明人,在这个乱世里,手里有兵才是王道。在出兵之前他们就都己经打定好了主意,出兵是出兵,打仗是打仗,不可混为一谈,浙江要讨,自己也要保,因此这一战还是以保存自已的实力为主,见势不妙就立刻撤退,千万可别傻呼呼的去和商家军硬拼。</p>
因为在出兵之前,商家军进攻盱眙被清军击败,退回扬州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这也让南京的清廷众将也都着实得兴奋了一把。这可是自从清军南征之后,对商家军作战中,取得的少有胜利战斗之战,因此也倍受众人重视。而南京的清军诸将都在认真研究这一战的成败得失,寻找对付商家军的为法。但最终得出的最主要的一点结论就是:在这一战中,清军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守卫城墙,抵抗商家军的进攻。也再一次证眀了一点,对付商家军,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火器制火器。</p>
于是在吴三桂和尚可喜出兵之前,都向要求阿济格,拔下一批火器。虽然这一次阿济格是有意要吴三桂和尚可喜去和商家军硬拼,但对这个要求阿济格也没法拒绝,因此又分别拔给两人毎人三十门火炮,其中红衣大炮各有十门,火铳兵两千,震天雷各一千个,另外各有抛石机二十架。在要到了足够的火器之后,吴三桂和尚可喜这才分头带兵出发。</p>
尚可喜率领六万大军,由镇江出兵,沿运河东进,直扑常州而来。而商家军并没有固守常州,而是按计划放弃了常州,退守到江阴和吴锡一线,依托着太湖,防守清军的进攻。</p>
商家军在江阴和吴锡一线的兵力布置是第一军第五师驻守吴锡,第一旅驻守江阴,总兵力为一万七千左右。而苏州还有一个预备旅驻守,作为后备兵力。</p>
在攻取了常州之后,尚可喜也把下一个目标定为江阴县。因为江阴只是一个县城,防守力相对要薄弱一些,因此尚可喜也觉得,应该好攻打一些,等攻下江阴之后,再进攻吴锡,或者可以直接绕过吴锡, 去进攻苏州。于是尚可喜首先命长子尚之信带领二万人马,进驻无锡西北十里的高桥县,牵制无锡的商家军,使用不能支援江阴。自己和次子尚之孝,率领四万大军,进攻江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