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光百货可是从1830就成立的,从最初的二手服装店发展到今天的***第一大百货公司历经170年,这个品牌可是无价之宝。东亚地区对于***品牌还抱有很高的信任度,香港这边的崇光百货和总店的关系并不紧密,利润丰厚而且知名度很高。在98年金融危机前曾创造过单月销量的记录。我们如果能把它买下来,就可以和集团自在港岛的另几家百货店组成网络,凭借集团在地产和物流方面的优势,我有信心重新占据香港百货业的第一名。”和田一夫滔滔不绝的向杨星介绍。</p>
杨星看着眼前的崇光百货商店规模宏大,整整占据了19层楼,几乎一个街区的位置,不愧是香港最大的百货公司,多少有些心动。星福百货在外发展顺利,但在香港本部的发展却有些缓慢。由于当初星福百货是从收购大丸百货起家,后来陆续收购的八佰伴、大荣超市等企业都带有浓厚的日资企业风格,如果能拿下这家老字号的***百货公司,在香港本岛的商业布局不但完整,还能保持统一的企业风格,和田一夫的想法不是没有可能。</p>
和田一夫刚才就介绍过他的一个想法,他是在商场打拼多年的老手,***百货公司经营理念也领先于东亚,他向集团上层进言,以香港为基地,打造星福百货的旗舰店,并以此为基准,统一旗下所有连锁店形象,以此塑造星海商贸的鲜明企业形象。</p>
而买下眼前的崇光百货作为旗舰店,无疑是一条既见效快又实用的办法。杨星心底已经默许了和田一夫的建议,但还是追问:“既然崇光百货是百年老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p>
和田一夫叹了口气,“还不是泡沫经济惹的祸,崇光百货的上任董事长水岛广雄独断专行,在泡沫经济时期一味扩大经营,在各地主要城市建立大型店,集团所属的百货店,在国内由10家增至27家,在海外有14家,员工增加到近万人。泡沫经济崩溃后,地价下跌使集团资产贬值,消费疲软使百货店销售额多年低位徘徊,崇光连年出现经营赤字,终于不堪重负。”</p>
“最关键的是年初崇光百货就陷入经营危机后,本来也想自救,还和众多有业务关系的银行达成了放弃部分债权的协议。并且请政府出面,利用存款保险机构收购和放弃崇光百货部分债权,想以此挺过难关。可惜该计划一披露就遭到***舆论集体反对,公众对此反映强烈,认为用纳税人的钱,抢救一家因主要领导人渎职、刚愎自用等原因而陷入经营危机的公司,既不公平,也违背了***社会经营文化的宗旨,有很大的道德风险。政府不得不后退,没了政府支持,崇光百货就只有关门大吉了。”和田一夫显然做了不少功课,对于崇光百货的失利说的头头是道。</p>
“那它到底欠了多少债?”杨星好奇道,“它整体负债总额高达1.87万亿日元约为175亿美元,是战后仅次于山一证券倒闭的第二大破产案了。”和田一夫老实回答,但他生怕吓住了自己的老板:“老板你不用收购崇光百货的全部资产,它可不像山一证券收购,崇光百货现在也就海外资产有价值。而且在***国内,因为前社长水岛广雄的缘故,崇光在***百货业的口碑并不好,远远比不上三越百货和高岛屋百货,被公认为是暴发户。所以我们只需要收购香港这边的店子,完全不用理会***的公司!”</p>
杨星看着急的脸都红了的和田一夫,觉得这小老头的人品还真不错,看得出他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事实都是为公司着想。“我的确没兴趣把崇光百货的烂摊子全给挑起来。但我们的目光不要太窄了,崇光百货的牌子在海外还蛮有号召力的。你看除了香港这边,台湾也有崇光得分店,那个叫做太平洋sogo的百货公司不也是崇光百货的合资店吗?我想把崇光和它的‘sogo’标识都买下来,作为星福的子品牌怎么样?”</p>
7月20号,在香港星悦大酒店的大厅里,星福百货老总,也曾经是香港众多媒体追逐对象的和田一夫,高兴地宣布星福百货连锁公司以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崇光百货在香港所有资产店铺从业人员等,崇光百货铜锣湾店将重新装修后作为星福百货的全球旗舰总店***开幕。同时还宣布以3亿美元价格购得了崇光百货全部商标权,以及崇光在台湾、印尼等海外公司的股权,崇光商标将作为星福公司的子品牌加以运营。</p>
在场的香港业内记者都不甚唏嘘,星福百货就此一举奠定了它在香港百货业内的霸主地位,也意味着从六七十年代起大举占领香港市场的日资百货全面溃败,风水轮流转,现在的香港市场上已是内地和香港本土企业的天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