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两淮之地已是饿殍遍野,已是无处不哀鸿无处不是饥荒,任何一地也养活不起这么许多张嘴,何况也没有哪里愿意来养活这些灾民。</p>
就食迁徙之举未免有些不太现实,唯一生存之途,仅有获取粮米之路径也就只有一条:再次的寻个大户,率领了灾民前去吃大户。</p>
能够养活起这么许多灾民者必然是要有相对数量的粮米,此等的大户也只有大宋朝廷才充当的起。</p>
</p>
看来只有再次的打朝廷的主意了。</p>
可是整个两淮已拿不出这么些个数量的粮米,就算是有过境的朝廷粮草,定然也是对泗州这个灾民“忠心”避而远之,灾民根本就得不到准确的消息。</p>
灾民终究不是军队,根本就没有侦探百里的探马斥候,更没有情报的搜集分析系统,完全的就是两眼一抹黑,对于周遭的事情可以说是根本就毫不知情,更不要说何处才有粮米这样的大事情了。(毫不夸张,到后来的蒙古人时期,蒙古人的探马斥候的侦查半径曾经到过千二百里,几乎达到了近代战争的侦查范围,即便是大宋,起斥候的活动半径也是百里左右。)</p>
李二知道只有再次把万石左右的粮米弄到手里,才有可能帮助灾民真正的度过这个饥寒交迫的寒冬,否则就是半途而废,前番抢夺的军粮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算是暂时延缓灾难,而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灾民灭亡的最终结局。</p>
就算是为了以前所哄抢的那一万石军粮不会前功尽弃,也要再把抢劫朝廷之事再重新演绎一遍。</p>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二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才有粮食,更加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下手的目标是什么地方。</p>
就是在这个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个曾经提议抢劫军粮人,那个曾经指出涟水军和淮阳军的交接日期,曾经指出宋军运粮队伍详细的行军路线和日期的人物——无孔不入。</p>
这个无孔不入还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在这一次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不简单:“驸马爷爷,想是又在为灾民忧心的吧,嘿嘿,几十万的灾民呐,几十万的性命几十万的生灵呐。”</p>
“几十万生灵”,一句话还真的说到了李二心底的柔软之处:“可不是怎的,正是想了这事情的呐,几十万生灵的呐……”</p>
“嘿嘿……”无孔不入笑的很是有几分旁的意思:“爷爷也不必心焦,笑的却也是晓得个消息,准自然是准的,就是怕爷爷没有天一般大的胆子,不敢去动手……”</p>
“左右也是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还有不敢的哩。”便是军粮也哄抢了,官军也是血战过的,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但要能够搞到救命的粮秣,就是从大宋官家口里也敢掏出些出来。</p>
那无孔不入将手一拍,叫声大善:“好的很,好的很呐,爷爷果然是好胆量好魄力。如今朝廷里和契丹人还在河北路僵持不下,整个北方已经是被掏空的,官家命吕嘉问从福建路并两浙路征调了来年的赋税,估计是明日起运……”</p>
“福建?两浙?”</p>
福建路距此何止千里之遥,就算是有了粮秣业务是望粮兴叹,突呼奈何。</p>
“嘿嘿,那些个粮秣数量极其之大,已经是集结在杭州(钱塘),明日便可以起运。只因数量过大才走的水路,顺了(京杭)大运河经苏州过扬州,旬日之间便是能够到了高邮,再就到了宝应,然后直接的运到前方。若是爷爷早做准备,在粮船到宝应之前劫了下来,灾民便是可以安然过冬,再无饥寒之虞……”</p>
能够如此清楚的知晓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军动向,甚至知道的如此清楚明白,显然非是等闲之人,李二本就是早就开始怀疑这个无孔不入的来历。如今他再一次的如此,李二陡然起身,厉声而问:“你……你怎知晓的如此详细?你……你到底是何来路?”</p>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