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一八六一> 第二百六十章 五条誓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章 五条誓约(2 / 2)

曾纪泽冷峻已久的脸,这时才露出得意的笑容。</p>

皇上归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给刚刚恢复平静不久的南京又一阵波动,不过仅仅也只是沧海一朵涟漪罢了,皇上病重已久之事是众人皆知,受了这一场惊吓升天也是合情合理,虽然民间有所猜测,但很快便被皇登基的喜庆消息所平息。</p>

公元1866年5月1C日,太子曾纪泽在百官的拥戴下,于大明高祖文皇帝灵前继位,改次年为大兴元年,立刘氏为皇后,遍赏文武,大赦天下。</p>

一个月之后,曾纪泽又率百官前往天坛祭天,仪式结束之后,在群臣面前,他当众宣布了新皇的第一份圣旨,名为《五条誓约》:</p>

兴议会,万机听于公论;</p>

二,上下一心,大殿经纶;</p>

三,皇族与公卿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p>

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p>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p>

兹欲行我华夏所未有之变革,朕当身先率众誓于天地神明,以大定国是,立保全万民之道。尔等亦须本斯旨趣齐心致力!复我华夏汉唐之威!</p>

这五条誓约代表着曾纪为这个国家所拟定的变革基本国策,多年以前,他就酝酿于心,却由于权力的不足,一直未能有效实行。而今他身处九五之尊,手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能放开手脚,全面的推行他的变革大业。</p>

天坛宣布《誓约》之后,曾纪泽随后下旨,令将其昭告于天下,并附注更详细的解释,以叫天下臣民,哪怕是目不识丁之辈,也能体察天心。</p>

所谓《五条誓约》,无非是再一次强了全国上下要紧密的团结在以曾纪泽为核心的皇权周围,开拓进取,求知创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进取精神,重振华夏。这与曾纪泽之前所倡导的变革之策本无区别,不同的是这一次曾纪泽利用他的权力,将这一目标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从此以后,大明的任何举措,都将围绕着这五条誓约来执行。</p>

接着,曾纪泽便选拔了中央与地方的一批重量级官员,赴欧美考察与学习,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开阔眼界,转变思维,从而为他下一步的深入改革减少了阻力。</p>

这个庞大的考团集合了大明政府掌握实权的接近三分之一的官员,他们先后访问了美英法德俄五个国家,历时五个月,考察的内容包括各国的政治、外交、法律、军事,以及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p>

可以说,一次考察团所经的国家,乃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五个国家,这些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革业洗礼的国家,给这些尚怀有保守之心的大明重臣们以极大的震撼,很多人的观念,均因这一次考察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p>

当考察团顺利归国之后,直隶省长李鸿章就立即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其中言道:</p>

大明若想追赶上列强,必须全方位的学习他们,发展经济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而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则是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p>

同时,还当改革大明的律法,移风易俗,改革文化教育,学习西方军事体制,并从本国国情出发,效法欧美各国先进文明和成功经验。</p>

最后,李鸿章认为,欧美各国,尤可取者,以普鲁士为第一。</p>

李鸿章洋洋洒洒上的万字的进言,令曾纪泽对他着实刮目相看,而之后如雪片般飞来的各方变革的呼声,更是令曾纪泽欣慰不已。</p>

曾纪泽决心鉴借普鲁士的国家体制,在保障民权,听取民心的情况下,又保证了皇权的不可动摇。</p>

他并没有脑子抽筋搞什么摸着石头过河式的白痴改革,同样也不认为学习他国就是耻辱,因为几千年前孔子就曰过:不耻下问。</p>

什么走自己的路,什么特色,什么国情,都是扯淡,拿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拿无数人的生命与财产来做所谓的“不断的探索”,失败了,一句“就当交了学费”就糊弄过去,这才是世上最不可饶恕的犯罪行为。</p>

如果有人劝曾纪泽不要盲目学习西方,外国的月亮不见得比中国圆,咱要创造出有大明特色的国家体制。那曾纪泽肯定会吐他一脸海飞丝,骂道:有现成的好东西不用,你丫儿创造你mlgbb呀。西方的那玩意儿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在这个世纪,人家就是比咱的强,不服不行。你要想创新,等把人家那套学透了再创不迟,别他说些空想洗脑理论来忽悠天下人了。</p>

事实上,官吏之中的确还是有保守分子的,其中不乏一些参加过考察活动的官员,他们所上的反对折子,就有上边的那一堆论调。</p>

当然,曾纪泽气归气,心里骂娘就行了,还不至于失了皇帝的威严。但他对这些保守官吏们也没客气,直接把他们全打发到了新设的“国家传统文化保护局”。</p>

这个局专门负责考古啦,古文啦,民俗研究啦之类的纯文化性工作,说白了就是一个养闲人的地方,但里面人的官职品级却也不小。</p>

这些保守的官员们,变革维新没什么能力,研究文化还是有点能耐的,曾纪泽把他们打发到这个地方,既算是对保守派的打击,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可谓一举两得。</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