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观(2 / 2)

主要是质量。

不是他不想建,是大明眼下的生产力,真的做不到。

徐有贞确定旱涝期,是为了疏浚长江主干道,这一点上,徐有贞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来职务。

朱祁钰和徐有贞聊起了长江主干道的疏浚事,这是目前大明能够实现的,而且经过长期的疏浚事,大明的工部也能积累技术经验,这些经验极其宝贵。

“疏浚乌江的时候,就没有当地的土司阻拦你们吗?朕知道乌江沿途的码头可不少。”朱祁钰疑惑的问道。

徐有贞没有犹豫的说道:“有。”

“都是怎么解决的?”朱祁钰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杀。”徐有贞言简意赅的说道。

徐有贞赶忙解释道:“最开始疏浚乌江的是大明的四威团营,昌平侯杨俊杨都督,哪里会惯着他们?”

“最开始疏浚的时候,就有人暗地里下绊子,被杨都督剿了几次之后,便没人阻止了。”

杨俊平定播州杨氏的叛乱之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清剿余孽的平叛工作,随后又在贵州驻扎了一年才开始回京。

襄王南下贵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贵州地面,从军管状态,改土归流,恢复民生。

军管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余孽就是个框,啥都能往里面装。

从贵州到京师一封书信要走九十天,杨俊事无巨细的奏禀,再得到朝廷回函后再行动,那黄花菜都凉透了。

朱祁钰了然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有人阻挠水路疏浚事,羁押、查补,该砍头砍头,该流放流放,别惯着他们。”

“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水路疏浚事,朕就交给你了。”

“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说。”

徐有贞想了想问道:“陛下,当初昌平侯杨俊在贵州组建了将近两万的工营军,能不能将他们纳入朝廷京营的范畴?”

“这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长江总里程近二十万里水路的疏浚事,以及日后巡检司巡检等事,都需要他们。”

这两万的工营军朱祁钰知之甚详,昌平侯杨俊对这件事事无巨细的禀报过,疏浚水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需要一只专业化的工兵营进行技术积累。

朱祁钰说道:“此事昌平侯已经跟朕提过了,兵部那边正在核准,过几天就廷议,应当没什么问题。”

“还有其他的需要吗?”

徐有贞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已经没有什么想要的了。”

徐有贞说的是肺腑之言,之前他去张秋治水,就带着朝廷一纸公文就去了,后来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他用掉了朝廷二百九十万银币的预算,到了治理乌江的时候,他有了一批极其专业,人数高达两万人的工兵营。

现在陛下又解决了这两万人的编制问题。

陛下给的真的太多了,徐有贞也不好意思要什么,至于预算,计省早就给他盘明白了,多退少补便是。

若不是给了这么多,徐有贞也不会白日做梦一样的想要在长江上修大桥了。

朱祁钰眉头一皱说道:“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需要什么尽管提就是了。”

“已经够了。”徐有贞俯首回答道。

朱祁钰只好点头说道:“好吧,若是有什么需要,不要硬撑着,上道奏疏就是。”

徐有贞是给朝廷办事,给百姓谋福祉,朱祁钰就是再不喜欢徐有贞也不会耽误公事。

“臣告退。”徐有贞算是正式领了大明四万里水路疏浚事,将带领工兵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水路疏浚,通衢九省之地。

徐有贞快要退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开口说道:“陛下,武昌长江大桥,真的不修吗?”

朱祁钰极为认真的说道:“至少也得等二十年,得等钢铁、水泥等产量上去,质量更好,才能修筑。”

“臣明白了,臣告退。”徐有贞再次行礼,离开了御书房。

朱祁钰认真的琢磨着徐有贞开出的条件。

这两万人的工兵营是正式编制,朱祁钰倒没有吝啬,道路硬化和水路疏浚,都需要一只专业的工兵营。

这两万人正式编制之外,徐有贞还有权按照一比二,征调民夫扈从疏浚。

也就是说,整个长江水路疏浚,将会有超过六万人长期操持此业。

徐有贞会带着这六万人造反吗?

朱祁钰倒是颇为期待。

他是皇帝,不好直接动手,但是徐有贞自己没数找死,那就不能怪他这个皇帝薄凉寡恩了。

徐有贞不知道御书房里的陛下正在计划着“平叛”,他找到了于谦,和于谦细细商量着关于四万里水路疏浚之事。

于谦是四万里和二十万里水路疏浚的提出者,而且陛下还把三皇子取名朱见浚,可见陛下的重视。

“徐巡抚,多日不见,消瘦了许多。”于谦倒不是客套。

九年前,徐有贞还是略显富态,现在精瘦精瘦,但是这眼神却是越发的坚毅。

于谦和徐有贞已经有数年未见。

徐有贞品着蒙顶甘露,倒是颇为平静的说道:“于少保比之过去,富态了许多,气色也好多了。”

于谦是坚定的坚守派,还主持朝局迎立新君,兵部尚书于谦和左都御史徐有贞在京师之战中,是真正的政敌。

这仇人见面本应该分为眼红,但是彼此却极为的平静。

时光荏苒,九年一晃而过,陛下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于少保是对的。

而他徐有贞只能在水利事上,当个打灰人。

“徐巡抚有没有打算回朝?”于谦斟酌了一番说道:“眼下大明正值用人之际,徐巡抚回朝,谋个尚书,直入文渊阁,也不是什么难事。”

徐有贞的名望早就够了,九年了,徐有贞考成法年年甲上,也该挪一挪了。

“昔日不过是政见不一,道不同不相为谋,过去也就过去了。”于谦说的颇为认真。

他作为政斗的胜利者,只要陛下还没倒下,他就会一直赢下去,这个时候,他放过了徐有贞,提出了和解,是大度。

于谦不止一次和人和解,比如他和武清侯石亨在官山议事台和解,当初在大同府闹到生死不容的地步,最后还是和解了。

于谦有容人的肚量。

而且这么久过去了,徐有贞在地方九载,所作所为,也证明了徐有贞也在改变。

陛下厌恶徐有贞,并不是徐有贞不能升迁的原因,可百官之首于谦和徐有贞是政敌,这就导致了徐有贞无论是幸进还是升迁,都是难如登天。

徐有贞摇头说道:“一道都江堰,美名万世传,治水无小事,足以慰平生。”

这是一首完全没有诗格的打油诗,徐有贞作为进士出身,必然会作诗,只是他已经无所谓而已。

“我这人偶尔会犯蠢,今天上奏提议建造武昌长江大桥,就被陛下否了,所以就不回京了,安稳治水,日后说不定能当个龙王呢。”徐有贞说的非常轻松,他的确无意回京。

于谦显然把握住了重点问道:“武昌长江大桥?”

徐有贞眼前一亮,颇为兴奋的抖了抖袖子,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厚厚的笔记说道:“不瞒于少保,我这一路南下,可是选了不少造桥的地方,大约有百余处!”

“百余处?!”于谦拿过了那笔记,他不停的翻动着说道:“陛下怎么说的?”

徐有贞心头五味杂陈的说道:“陛下说不让建。”

------题外话------

今天有点事,忙得厉害,稍微晚了些,求月票,嗷呜!!!!!!!!!!!!!!!!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