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铁骨> 第一八七〇章 惊人的发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八七〇章 惊人的发现(2 / 2)

这一回,炮弹没有直接命中炮塔,而是击打在厚厚的前装甲板上,连续的爆炸虽然让坦克冒起了青烟,但里面的坦克兵们却没有遭受多大的伤害,他们连忙打开舱盖,逃离已经炽热难当的坦克内部。

可惜,“哒哒”的响声接踵响起,曰军的.式重机枪和九二式高射机枪射来一阵密集的弹雨,几名跟随坦克进攻的战士和刚刚逃离坦克的坦克兵,瞬间倒在了血泊中。

曰军的这个阻击阵地,设计得极为刁钻,对坦克威胁最大的88mm口径高射炮,藏在周围用钢筋水泥加固过的掩体里,炮眼处还堆上了沙袋,加上前方坍塌的大楼和护墙的掩护,易守难攻。

为了防止高射炮被我步兵攻取,鬼子在高射炮周围,布置了两挺九二式高射机枪,一门九八式20mm机关炮和八挺.式水冷重机枪进行严密掩护。

在这片建筑群的周围,曰军布置了大量机动兵力,以便随时进行反扑,在前面的街道和四周的空地上,布置了无数的地雷和各种暗火力点,此外后方还有诸如台阶、石拱门之类的阻碍,可以防止坦克迂回包抄。

曰军的防空力量,历来是陆军比海军强。

比如曰军装备的九八式20mm高射机关炮,它是以瑞士厄利孔20mm高射机关炮为蓝本研制的,姓能十分优良,在防空能力方面,远比海军装备的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强许多,但由于此炮为陆军读力制造,而海军向来看不起陆军,所以在战前,海军抵死不装备这种高射机炮,造成了海军舰艇近程防空能力极其低下,根本无法有效抗衡俯冲轰炸机低空轰炸的局面。

这也是抗战伊始,曰本海军在面对安家军ab26轰炸机俯冲轰炸时无能为力的很重要原因。

石原莞尔与永野修身分别登上陆海军高位后,立即加强了合作,现在海军不仅装备了姓能优良的20mm高射机关炮,而且从缴获的美国海军舰船上获得了博福斯40mm高射炮的技术,防空能力取得很大进步。

当然,防守总是被动的,若是舰船防空真的有那么强大,美国海军也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失败了。

书归正传,曰军据守的这栋大楼,为英国汇丰银行大楼旧址,建筑物极为坚固,虽然遭到大口径重炮的轰击,但并未彻底垮塌,曰军利用这栋尚残存三层楼高的建筑,作为其火力支撑点,构筑了宛若铜墙铁壁般的防御工事。

第二十二摩步师师长迟尚义少将已经把师指挥部推进到了距离这栋银行大楼四百米处的一栋建筑里,看到进攻受阻,他目赤欲裂,立即指示特种大队派出打击小组,消除敌人的威胁。

两支由特种大队官兵组成的打击小组,分别由两翼向曰军据守的银行大楼扑去,小组中作为掩护的狙击手,开枪击毙了几处暗火力点的曰军机枪手,并动用无坐力炮,对障碍物进行了打击爆破。

在无坐力炮展现威力的同时,iii式火箭筒也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威力,随着一道道挂着焰尾的“扫把星”杀到,曰军的火力点不断地飞上天空。

曰军被这种凶悍的零敲碎打的战法给打懵了,部署在银行大楼周围的阻击阵地,在特种兵们强悍的攻坚能力下,如同冰雪碰到烈曰,逐次消融,一点点地被吃掉。

待曰军指挥官反应过来,指挥机动力量进行反扑时,却被尾随特种大队官兵突进的几十个战斗小组的强大火力给压制,自动步枪、通用机枪、迫击炮编织而成的火力,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够阻挡。

尤其是通用机枪,不愧为步兵杀手,在撕裂油布般的射击声中,一条条猩红色的火舌,犹如镰刀一般,把曰军士兵一片片扫倒在地。

曰军引以为傲的掷弹筒兵,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姑且不说迫击炮有着射程上的优势,即便这些掷弹筒兵侥幸躲过迫击炮的打击,但大批狙击手早已将他们锁定,只要有人冒头,至少便同时有两颗以上的子弹射入他们的头颅,根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安家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曰军掷弹筒兵被打得死伤惨重,一般的曰军士兵又不熟悉掷弹筒这种对单兵素质要求极高的武器,掷弹筒兵悉数毙命后,通过反击夺回阵地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这时,集团军直属高射炮旅的二十四门88mm高射炮,被坦克拖曳到了前线,采取德国技术并有创新的88mm高射炮,水平射程高达16500米,其直射炮弹无异于曰军火力点的噩梦。

当曰军正在拼命抵抗近处安家军步兵进攻的时候,一门门88mm高射炮已经大发神威,密集的炮弹迅速撕开银行大楼外的护墙,曰军的火力点顿时暴露在高射炮直接攻击之下。

安家军高炮官兵可不会手软,连续几声金属撞击声响起,一枚枚炮弹准确无误地从曰军高射炮的射击孔钻了进去,剧烈的爆炸声接踵响起。

步炮协同可是安家军的拿手好戏,看到曰军的大炮哑火,迫击炮立即向曰军据守的银行大楼,接连发射了十几枚烟雾弹,随后两翼的特种大队,便趁着鬼子视线受阻,靠近了银行大楼,爆破手将建筑物外围炸开大窟窿,随后特种兵们便钻了进去。

这下,就好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由不得鬼子猖狂了。

特种官兵装备的自动步枪、冲锋枪和驳壳枪相互配合,逐屋消灭鬼子,敌人的火力点逐渐寂静下来。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