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粮仓,发公告,示政策,落于具体细节,可找百姓现身说法……”
这些便是刘晔所安排的争取民心之善后工作的对策,依着百姓们随遇而安,只求生活不作极大改变的普遍心理,这等安排可算是万无一失。但是----
这些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运作,如若想稳固占有地之统治,则攻势将放缓,而“兵贵神速”,现今公孙度并未料到襄平会如此之快失守,他的“全民皆兵,防守反击”的对策,也是需得襄平的两万余兵卒次第退守来实现。故而其新昌,安市,平郭等县守备力量都不算得完备,襄平之地撤运物资以及其属下心腹们家属的工作也未完成。
有他们的存在,若进兵,则襄平之地必然需得不少守备力量的留守,是否又会造成攻城力度不足,最终难以进取?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出乎张飞预料的。他作出攻其不备的举动,也并非是刘晔早有交待。无论是他,还是赵云,实际上在跟随刘晔一段时间后,对于刘晔的平时好谋略全局而动,局势紧张时又会随机应变,不乏险着的行事方法,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理解方式。
“正兵为王道,亦或奇兵之诡道方为正路?”
这个问题,刘晔的理解也清楚地不只一次表露于其下属知晓:“无论奇正,皆可为有用之术,凡事并无绝对,故而奇正相合,不拘泥于一般行事不行改变,方为成功之道!”
故而张飞与赵云的第一次实际的主大权行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奇制胜”……
对于“平辽之战”,刘晔的安排实际上已能够使得最终胜算在九成以上,那么现今张飞面对的问题。其实也只是在刘晔有打算当幽州诸事暂毕后,亲来坐镇指挥最终战役之前,他的功劳是多些还是少些的问题而已。
刘晔将来接过最后的指挥权,并不是有其它地不信任属下。与其争抢功劳意思,实际上却是因为辽东若平。则许多事情都需得他来亲自发话处理。比如辽东之地是否实行与幽,徐二州同样的屯田制,公孙度又如何处理等等。===
“翼德的的意思究竟是?”
六月二十一日,当张飞召来众将商议下一步行动方案,并将现时顾虑之处说明后,众将皆不出声表露意见。依着普遍心思,实际上他们还是希望张飞能够稍稍保守一些。先保得已得之地稳定然后再作打算。
半晌后,终是典韦耐不住性子先问道。
“某有意于进取,由得细作回报,现时敌方守备力量未及万全,故而多有可乘之机,若再行大军往攻,必可再攻克新昌、安市。平郭三县之地!然而此时襄平攻克虽然有助于提升我军士气,但却因为其地士族皆于逆贼公孙度麾下效力原因,故而此地亦是最容易出得内乱,给敌以可乘之机处!故此,方有吾难以立下决定之考虑。”
张飞在说这些话地时候,眼光也不时瞄向戏志才这位平素极少开口的,每言必中关键处,多经波折方才投入刘晔麾下受到重要用地精明谋士,显然其中有不少皆为戏志才与他先前所述……
“无论是否攻略于此接邻三县。\\\\\\对于全局影响皆是微乎其微。而便算得攻克三县之地,却得面对战线拉扯为横向多少与敌势力接近局面,此徒为将来多添变数而已!若先稳定襄平局势,并对本地士族中人示之以利,未必不会使得他们中有愿意弃暗投明者!再以他们的待遇来吸引更多人加入,只需如此,或许不用主公亲来操劳,少将多兵的公孙度却也得不战自溃!”
戏志才经过整晚的思考,对于这个他与张飞先前讨论的话题。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如此道出。因为牵涉太多,故而并不能知晓刘晔对于拿下辽东之地十拿九稳的对策如何地张飞。却是猛然眼前一亮,直觉集中兵力先防备此处,不时派出属下细作,以及借及与幽州关系紧密的行商之力收集附近数县守备情况。然后等得机会成熟便再去攻伐,如此可谓将风险减少到最小,得利却未必会少许多----
对于自己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刘晔从来不会怀疑,张飞、典韦这些多是亲自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到现今程度的,更不会!
商议到了这里,张飞只从属下们频频点头的现状,便明白下一步应当如何去作了,于是他便立下命令道……
“成儿、寻儿两个可是越见得讨人喜欢了,燕儿你看,他两人却是逗得父亲大人他们乐得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