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范亨对于苏丹红事件,也多有反省。
正如范无病所指出的,正是国内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空隙给了苏丹红生存的机会。
国内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最早由原轻工部的食品局专门负责,后来,国家对食品的检验职能调整分工:进出口食品要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企业生产的食品,出厂要经过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而卫生、农业等部门也关注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导致一些领域重复检测,而一些领域得不到检测。
苏丹红一号事件还表明整个食品行业安全意识的薄弱,在国内对苏丹红一号发出追杀令后的头几天,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就众口一词下结论说,苏丹红一号仅在个别国家检出,国内既没有企业制造苏丹红一号色素,也没有食品企业添加苏丹红一号色素。
在问及未经具体调查为什么就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时,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的答案可以说是语出惊人,“因为之前国内调味品生产企业从未被允许使用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
而在事实上,直到事发很久之后,有关行业协会才对外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努力把有害物污染限制在最小范围。
范亨针对此事,特意请了一些食品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来进行咨询,他们表示,能将食品染红的并不只有苏丹红一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做红的方法多得很:用硫磺熏制出红辣椒、红山楂片,用甲醛拌制出红香肠,用涂料红色浆调和出橘子水。
这些毒红毒色毒料添加的毒食品,虽屡经工商质监卫生部门查获并严处,屡经媒体曝光或批评,却像按下葫芦漂起瓢,前面查过了,后面又有了,这里查过了,那里又有了,以至于有关部门甚至贴出告示,让消费者自己小心。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国内不仅存在着苏丹红一号,还存在着诸如甲醛、胭脂红等形形色色的苏丹红一号。
这一事件的出现再次表明,国内建立新的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部分专家也指出,目前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应该尽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在硬件方面,要完善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国内虽然出台了不少标准,但是有些标准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已经太老了,在这方面,国内必须考虑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此外,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应该提高,这种技术起码应该可以保证对市场上的各类食品进行迅速和准确的检验。
在软件方面,是指国家整体执法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国家应该对执法人员加强培训,从技术和经验两个方面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检验和反应能力。
同时,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预警机制以及相关应急制度的建立,应该依据老百姓和政斧两个主体都能接受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培养国内食品企业做全面质量控制的意识,要对一个未面世产品在市场规划期就开始做质量控制,这个控制期一直要持续到产品在消费者手中失去使用价值为止。
国内针对苏丹红一号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围剿行动战果累累,先后在京城、广东、浙江、广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多个省区市查获包括亨氏、肯德基等多家企业生产的多种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问题产品。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也锁定了为上述企业提供食品原料的苏丹红一号的源头,其中一家公司生产的名为“辣椒红一号”的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原料将近两万公斤,已流向广东、广西、河南、江苏、湖北、河北、浙江、云南、渝城等九个省区市。
目前,各地工商机关正在组织力量加紧清查、处理这些问题。
“苏丹红一号含有偶氮苯,当偶氮苯被降解后,就会产生一种中等毒姓的致癌物苯胺。过量的苯胺被吸入人体,可能会造成组织缺氧,呼吸不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受损,甚至导致不孕症。”一位医学专家在向范亨等国务院领导讲解苏丹红一号的危害的时候说,“这种危害显然是很大的,但是我相信,在国内生产的一些食品当中,应该存在危害远大于苏丹红一号的一些其他违禁添加剂。”
一位很有名望的女姓营养师也表示,其实食品标准不健全不仅在国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即食食品,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快餐的安全管理上。
她认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即食食品的消费席卷全球。但是,看起来简单的即食食品所包含的配料其实非常复杂,有许多种类。
以英国为例,在所销售的一块肉馅土豆饼中,就有五十多种不同的配料,包括提升食品鲜味的、起乳化作用的、增加稠度的等等。
另外,即食食品的食品生产链也相当复杂。国外专家认为,复杂的食品安全链也加大了追踪潜在问题食品的难度,比如五十种配料就有五十种出错的可能。
英国农业食品检验部门的有关专家就认为,即使英国食品检测部门的能力再强,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再完善,也要面对数千种含有五十种以上配料的食品,也就难以保证每次都能百分之百地检验出食品的来源和安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