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军在清溪关下被苏定方两次大败,折损了大将达扎路恭,损折兵马上万人。吐蕃军心涣散,几乎谈隋色变,而关内隋军士气空前高涨,朗日松赞见状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论钦赞的建议,先行安营扎寨与清溪关的隋军形成对峙,又派人四处砍伐竹木打造攻城器械,等待时机再行攻城。</p>
。。。。。。。。。。</p>
与此同时,在河北休整了一整个冬天的杨杲也离开了河北,渡过黄河朝着洛阳方向行军,一路上旌旗蔽空,声势浩大。</p>
“传令诸军,改道河内!”</p>
虽然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声称杨杲即将率大军南下巴蜀,和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主力决战。但实际上杨杲此行的目的是视察即将成为都城的洛阳。河东还在李渊的手里,视察河内也就成了杨杲此行的第一站。</p>
河内郡属于河东道,位于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郡内共辖十县,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是著名的产粮区。</p>
洛阳之战结束之后,隋军虽然趁势收复了河内,但真正的重心还是在黄河以南,河内各县的驻军都不超过千人。</p>
一方面是杨杲当时定下的战略是收复河北,河东是李渊起家之地,对李渊来说意义非凡,若是在河内囤积重兵必然会大大刺激李渊的神经,一旦引发大战定然会打乱杨杲的全盘战略。</p>
而同样的,李渊也不想抢占河内这个过于敏感的地带,尤其是当时李世民在洛阳大败,唐军损兵折将无数。后来唐军的战略目标转向巴蜀,李渊也不想节外生枝,尤其是坐镇河南的薛仁贵手握十万雄兵,和河东柴荣实力相差无几。同时在两个战场大战,李渊还没有这个胆色。</p>
</p>
因此,河内名义上虽然归顺隋军,但实际上却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各县驻军共多充当的是衙役的角色,维持县城的治安。</p>
“传旨,调洛阳一万驻军北上河内!”</p>
不过眼下河北战事结束,李世民的主力已经南下巴蜀,杨杲也不再跟李渊客气,人还没到黄河便一纸调令,大将林仁肇当即率一万精锐北上河内驻防。</p>
李渊虽然得关陇贵族鼎力相助,但是他几次出征都是损兵折将,空耗钱粮,就算是底蕴深厚的关陇贵族也已经元气大伤。杨杲倒想看看,同时供应两个战场,唐朝的国库又能支撑多久!</p>
消息传到关中,李渊自然是暴跳如雷,几乎当场就要下旨柴荣出兵,幸得太子李建成率领一干文武死命劝阻,拿出吏部近年来的清单,向李渊讲明为了支援李世民入蜀作战,唐朝的国库已经快要见底,实在无力再在河内打开另一个战场。</p>
为了不让李世民的南征计划出现意外,李世民的党羽也言辞激烈地反对河东出兵,这也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罕见的一次意见一致。</p>
满朝文武都不赞成出兵河内,再看看确实已经快要见底的国库,李渊也只能咬咬牙忍下了这口怨气,在心底暗暗发誓,早晚有一天定要将杨杲千刀万剐以平心头之恨。</p>
。。。。。。。。。。</p>
“兄长,兄长!”</p>
温县,司马家。</p>
司马光一路小跑来到兄长司马懿的院内,却不见司马懿,听侄儿司马师言司马懿在后院种菜,二话不说便跑到兄长的菜园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