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赵匡胤准备进攻南唐,已经作好部署,却没有发兵进攻的借口。于是先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南唐说明旨意,李煜以疾病为借口推辞,并且说道:“事奉大国以求生存,现在如果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了。”李穆说道:“入朝与否,国主自己作主。但是宋朝军队精锐,物力雄厚,恐怕不易抵挡它的兵锋,应当再三考虑成熟,不要自贻后患。”出使回朝后,详细述说出使情况,赵匡胤认为他的宣谕切中要害。</p>
太平兴国初年,李穆转任左补阙。他跟从赵光义征伐太原回来,被授中书舍人。后来,因为他与卢多逊亲近,又替秦王赵廷美草拟了朝辞笏记,被人弹劾,被贬为员外郎。太平兴国八年,与宋白等人同知贡举,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亲自考试进士。赵光义怜悯他形容憔悴,当天就任他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p>
到六月,李穆转任开封府府尹。他判案精敏,奸滑之人无所逃脱。从此豪族收敛恶迹,权贵不敢以私干预政事。赵光义这才知道他的才干,于是提升他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只是一月后,他母亲去世。他守丧未满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他。李穆三次上表请求守丧满制,诏令强行起复,李穆越是哀伤尽礼节。</p>
李穆进入翰林院,任参知政事,到死的时候,不满一年。赵光义听说他的死讯,哭着对亲近的大臣说道:“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用他。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追赠工部尚书。</p>
不久,群臣请求封禅,赵光义没有答应。到了冬天,陈抟入京觐见,赵光义以厚礼相待。赵光义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道:“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他自称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听。”</p>
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道:“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方法,可以传授给别人吗?”陈抟答道:“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p>
宋琪等人听完,齐声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对陈抟更加器重。赵光义于是下诏赐号他为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赵光义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才放他回山。</p>
赵光义因为中宫虚位,因此没有册立皇后。他不得不从嫔妃中挑选一位,作为内助。李妃由于容德俱茂,入宫数年,</p>
没有什么过错,因此被封为皇后。次年春季,赵光义召集宰相和近臣,在后苑赏花,并对群臣说道:“此刻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四方也没有什么大事,朕愿与臣民同乐。你们可以各自写诗一首,抒发情意!”群臣自然奉旨,搜索枯肠,写出了一些尧天舜日、帝德皇恩的字句,奉承赵光义。</p>
赵光义看完,顿时心花怒开,满口称好。群臣都叩谢天恩,尽欢而散。到了夏天,赵光义又召来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都到后苑赏花钓鱼,同时赏赐宴饮,免不得又令他们写诗。众人换汤不换药,仍然是歌功颂德。</p>
再说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是李妃所生。赵元佐年幼的时候,聪明机警,相貌长得很像赵光义,因此赵光义非常喜欢他。十三岁的时候,他跟着赵光义在近郊打猎,突然一只兔子从赵光义的马车前跑过。赵光义急令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当时辽国使者也刚好在旁边,深感惊异。</p>
赵元佐又跟随赵光义征战太原,回来之后,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卫王。后来他迁居东宫,加任检校太尉,进封楚王。赵光义害怕四弟秦王赵廷美继承皇位,便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将赵廷美废为庶人,迁居涪陵。赵元佐知道四叔实际是受到了父皇的迫害,于是向赵光义申辩,自然没有结果。</p>
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经过医治,病情略有好转。赵光义很高兴,为此大赦天下。重阳日宫内宴会,赵元佐病刚好,因此不在赴宴之列。诸王宴会后回来,晚上经过赵元佐的宅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