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收复辽东、辽西,先败高句丽、渤海,再败契丹,降服鞑靼与奚,在乾符五年,李璟的威望达到了一个让所有唐人仰望的高度。
高骈虽称名将,可他最大的功绩也就是在安南大败二十万南蛮,后又在西川退南诏,可说来这些功绩看似耀眼,但都不过是击退犯边之敌,与李璟这样收复大片疆土的功绩一比,顿时黯然失色。
不过李璟的声望在朝野达到一个颠峰之时,却也已经让田令孜、卢携、高骈等人忌惮起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到了如今,挂五镇帅印,封安东郡王,辖十六州地,拥五百万民,统二十万兵的李璟,就如同那天上炽热的太阳,就算他再想低调,再想韬光养晦,也已经是不可能了。
“寄之出任安州,移民修路、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做的很是出色,乃有大功。”
“职下不敢居功,此上则是大帅统筹,下则是军民郊命。内则有诸公筹措,外则是百姓奋力。某不过是恪尽其职,做了一些本份之事而已...”
“寄之不必过谦。”李璟摆摆手,道:“某治下十六州之地,但如安州这般居于前线,地方事务却又如此治事的如此出色的,可是不多。某也做过登州刺史,自然知道掌一州民政的艰难。特别是安州还处于前线要津,更加艰难。寄之之能,实属上乘。我亦素知寄之谦谨老成,是干材能吏。故此才来和寄之说几桩要紧之事。”
“恭听郡王教诲!”盖寓恭敬的说道。
李璟点点头。缓缓说道:“前几日某于城外迎家师崔公入登州。你可知道,来的并非只有崔公与宋温等诸将。一同来的,还有淮南高骈的使者,以及政事堂诸公派出的征税使者,另外还有田令孜派出来登州建市舶司的宦官?”
盖寓听到这些,虽然早已经从报上看到,但脸上却是假装露出几分动容来。
大唐高宗时曾经于广州设立市舶使,由宦官担任市舶使。玄宗时,又在安南设市舶使,市舶使主掌海贸,征收关税。登州虽然一直为北方大港,但一直以来,却没有设罢过市舶使。一来早期登州港虽为唐四大港,但不如广州。二来,登州的海贸发达主要在李璟掌登州后,以先前李璟与天子的亲近,因此也没有人提过此事。
而现在。田令孜突然派人来登州做市舶使,无疑是直奔着李璟来的。
不过从另一面说来。登州如今已经成为大唐最繁华的海贸港,朝廷若是要来设市舶司,也算是说的过去。
但是,朝廷派人来征税,这就有一点明不正言不顺了。
大唐安史之乱以后,改革了税制,成了两税制。而地方收取的两税,又并非是全部上交朝廷,而是形成了上供、送使、留州的两税三分制度。按大唐的税制,朝廷是量入为出。
征税是按往年中的一年的税额为标准,各州平摊下去。这个两税,是有定额的。而这笔定额的税收上来后,又要分成上供、送使和留州三部份。
上供自然是上供给中央,这一部份有的藩镇中是占三分之一,有的则是占五分之一。如淄青镇,上供部份历史是占五分之一。。
剩下的两个部份,送使,就是交给藩镇帅府,留州,则是留在属州。
原来淄青镇五州,在宪宗平定淄青李家,将淄青十一州分为淄青、天平、泰宁三镇后,对淄青五州首次所征两税是钱十九万三千九百八十贯,粟七万石。天平军三州十五万贯、粟五万石。泰宁军三州钱十万贯、粟五万石。
一直以来,淄青镇每年都是按这个标准,向朝廷上供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而帅府留六十万贯钱,二十一万石粟,下面的五属州共留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
不过虽然朝廷历代重申两税之外不得再征其它钱,但是各藩镇为了养兵,一般都会税外加征。用加征的钱来养兵。
李璟如今统领十六州之地,如果全部要征两税,平均一州的两税总额是钱二十五万贯,粟八万石。十六州两税总额当是钱四百万贯,一百三十三万三千石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