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前之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前之夜(2 / 2)

“其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何作战,还要看具体的战场情况。或是依靠地形,或是携带厢车火炮,或用长枪和拒马,只要能够获胜,自是不必拘泥。”

郭大靖最后作了总结性的论述,也给众人说明,不必完全按他所说的训练战阵,可以适当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战争的胜负有很多因素决定,怎么可能有一种战法包打天下?

毛承禄对此表示赞同,说道:“郭将军所部的战力强悍,不用长枪兵或厢车,也能抵挡住建虏骑兵的冲击。某的前协,却不敢有此自信。”

士兵的素质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训练和实战,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用装备来弥补。

对于厢车火炮,郭大靖也是能用尽用。能够减少部队的伤亡,又何必非机械地只用燧发枪加刺刀呢?

如果有工事依托,或者能够倚坚防御,也就不必非要与建虏野战,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郭大靖要考虑得多一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远途奔袭。从此次登陆作战,他也看出了水师运载能力的缺陷。

所以,如果按照勤王计划,大军在遵化附近截击建虏,所携带的装备是有限的,不可能想用什么就运去什么。

好在这很可能又是一次倚坚阻击,至少出动迅速、隐秘的话,能有构筑工事、严阵以待的时间。

郭大靖起身告辞,众将也知道他一天下来挺累的,不以为怪,还开口嘱咐他好好休息,明天要见识新的攻城之法。

走出一段距离,郭大靖还听到众人在讨论着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打法,不禁抿嘴露出微笑。

这样很好,不管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各部能够有自己对抗骑兵的办法,这就是好事。

………………

虽然很疲累,但郭大靖还是吩咐了耿名战,坑道挖掘好后,装填火药前一定要叫他过来检查一下。

对于黑火药的爆炸机理,郭大靖倒是给耿名战等人讲述过。简单的原理,但对没经过科学教育的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地理解。

依样画葫芦,郭大靖怎么教的,他们就怎么做。

其实,不光是土营,连炮兵也是凭经验和实射的数据表格。你让他计算抛物线,那就是扯淡,郭大靖都忘得七七八八了。

长期军旅养成的习惯,该睡的时候就睡,被叫醒也很快能够回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郭大靖被亲兵唤醒,走出帐篷时,东方的天空刚出现了鱼肚白。

笑着向等在外面的耿名战挥了下手,几人便匆匆向坑道口赶去。

尽管一夜没睡,耿名战却没有困倦之感,很精神地给郭大靖简单介绍了坑道挖掘的情况。

为了尽量的安全,并保证一次性成功,土营采取了煤矿巷道的支撑方式。

随挖随支,带来的木料都有固定尺寸,虽然运输比较费事,但却使掘进速度大大加快。

在城墙的地基下,土营掘出了一个药室,足够装填上千斤火药。这个数量是事先经过估算的,并进行了预装填。

郭大靖不断点头称赞,“太好了,速度既快,质量也好,破城之后,给土营记首功。”

耿名战嘿嘿笑着,还知道谦虚,“土营只是卖力气,奋勇厮杀的将士才应得首功。”

“同记首功。”郭大靖笑着一挥手,慷慨大方。

随着耿名战来到坑道口,便看到土营士兵围坐着休息,要填装的火药都在封装的铁皮箱子里,每箱重四十斤左右。

坑道作业的工具很齐全,还有一种小车,能在坑道内拉出装物。

郭大靖大声称赞勉励了一番,便和耿名战钻进了坑道,进行最后的检查验收。

其实,坑道作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可不是简单挖个地洞。如果土质不好,塌方是最危险的。如果坑道过长,还要考虑到通风的问题。

土营就准备了一些空心铁管,比较厚重的那种,能够打穿地层,作为通风管使用。

还有手摇的换气扇,放在坑道或洞口,使得挖掘坑道的战士不致于缺氧。

坑道挖得不是太高,宽也只有两米,郭大靖和耿名战的身材,都要低头驼背地向前行走。

终于来到坑道的尽头,郭大靖在昏暗的油灯下,检查了一番,又指点了几下,便又和耿名战走出了坑道。

天刚蒙蒙亮,可钻出坑道还是觉得光线更好,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禁不住地用力呼吸。

大喘了几口气,郭大靖抬头时,才发现毛文龙正在不远处,笑呵呵地看着他招手。

郭大靖赶忙交代耿名战开始最后的填装火药,然后大步走过去,施礼参见。

“还要你亲自钻洞里检查吗?”毛文龙稍有些嗔怪地说道:“这种无谓的危险事情,以后不要干了。”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多谢大帅关心。因为这是土营第一次实战嘛,末将想做到万无一失。”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情有可原,下不为例。”

郭大靖躬身称是,站在毛文龙旁边,看着土营士兵开始用小车推着火药箱进入坑道,进行最后的准备。

“打完这一仗,我军主力便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恢复休整。”毛文龙缓缓说道:“建虏陷入饥荒,绕道入关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了。”

郭大靖基本上可以确定,皇太极必然会抄掠京畿,挽回自己的威信,并获得人口物资以渡过饥荒。

“除了特战营,以及少量的皮岛驻军,金州的人马进行休整,勤王行动的话,末将以为两万六七千人,应该够了。”

这不是郭大靖在此胜利在望之时有些飘,有些狂妄,而是对东江军战力的客观估计。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