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沐沐显然不知道铁树此时的内心活动,依然在继续讲解。
“北枢密院的最高职位为大将。而大将之下,还设有上将军、将军、小将军、节度使(特设,同时负责军、民事务)、指挥使、指挥副使、百夫长、十夫长、伍长,负责军队指挥管理。除了禁卫军直属皇帝之外,原则上,罗斯帝国的其他所有军事力量都置于北枢密院管理或指挥之下。
罗斯帝国的腹里地区,设置有三大中央军区,以及一个帝都卫戍军区。其中,三个中央军区分别由一名北枢密院大将担任最高军事长官,而帝都卫戍区,则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两名禁卫军大将和两名北枢密院大将一同负责管理。
除帝国腹里地区之外,罗斯帝国将全国其余部分划分成东、西、南、北、西南五大边防军区。北枢密院下设的十名大将,分别担任各大军区正副最高军事长官。
除了,负责各大军区以及帝都卫戍区的十五名大将之外,尚有一名大将,负责主持独立于各大军区之外的军情司工作,和北枢密院内部负责日常事务的另外五名大将,一同常驻罗斯帝都。
由于,罗斯帝国早年起家于游牧部落联盟,因此,在他们的军制中,同时也继承了相当大一部分游牧部落联盟时期的特色,征兵制和部族常备军共存。
罗斯帝国之内的原属部落(部落联盟之初就存在的37个部落,以及建国之后先后分封的32个部落),是被允许建立一支独属于部落自己的常备军(即部族军)的。部族军的数量,在原则上,帝国并不做限制,但是,一应军费物资也要全部由各部落自行负责筹措。
各原属部落的部族族长(即部落大人),为部族军的最高军事长官。部族军根据部落大人的意愿,下设数量不等的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以及伍长进行指挥管理。除了这些部族军军官官职称呼之外,所对应能够指挥的下属军队数量,也是各个部落皆有不同。这一点倒是和我们北地的这些部落并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曾经,罗斯帝国中一个叫做呼里必的原属部落的部落大人以仅仅一万人的部族军,就任命了十名万夫长,沦为一时笑话。但是,此类事情,罗斯帝国政府从来不会插手干预。据说,他们的北枢密院在这上面也是吃过几次亏的,不过,现在对此早就有了应对措施。
但这样的奇葩,也毕竟只是极少数,大体上,部族军的军官官职任命还是和其规模相符的。
说到这里,我补充说明一下罗斯帝国的军队编制人数。
一般情况下,伍长统领五人(含伍长为五人),作为一个五人队;十夫长统领两个五人队(含十夫长为十一人),作为一个十人队;百夫长统领是十个十人队(含百夫长为一百一十一人),作为一个百人队。
这些五人队、十人队、百人队是构成整个罗斯帝队的基础。指挥使、指挥副使一级,一般相当于我们的千夫长,统领十个百人队,再加上其他的辅助人员,人数基本在一千人以上。至于,指挥使、指挥副使以上的军职所能够统领的士兵数量,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区分了。
平时,这些部族军归部落大人自行管理和调动。但是,一旦发生战事,都要统一归于北枢密院的指挥之下。
不同于来源于征兵制的北枢密院直属军队的战利品分配方式,在战时缴获的三分之二都会归由这些部族军自行分配。也因此,部族军尽管在武器装备方面较为落后,但是,战斗与战斗力却往往较之北枢密院的直属部队更胜一筹,为整个罗斯帝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