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因昨日御笔身体不适,只更了一章,因此御笔今日会更新三章。WeNXuE若是可能的话,会更新四章。希望热心的书友们能大力支持啊。在此,御笔还要感谢给御笔打赏的诸位书友,感谢各位的支持,尤其是稻草人兄对我们新人的全力支持,其心其意让御笔肃然起敬,钦佩不已。
-*******************************************
“这里有一份奏本,你们看看吧。”李修远从龙案上拿起一张折叠着的白纸,方孝孺连忙起身取了过来。
奏本,是明、清时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之一。明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也就是说,在当时,臣民有事要向皇帝上奏时都使用奏本。后来历史上的永乐二十二年对此进行改革,增加了题本,并且规定题本、奏本并行,官员公事用题,私事用奏。
至于大家所熟知的奏折,其实是康熙年间才正式开始使用的,清初以前并无奏折一说,只是受电视剧及部分参考书的误导,很多人都以为历朝历代均有奏折,其实是大错特错。不是常有一句话说是这么说的么:有本上奏,无事退朝。这本,就是奏本的意思,不过后来奏折也包括其中。
方孝孺接了奏本,立即仔细阅读起来。看着奏本上的内容,即使方孝孺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胆魄,此时也不禁大惊失色。不过方孝孺终究是方孝孺,大惊之后,便恢复如常,只是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念。”李修远没时间让方孝孺他们一个一个慢慢的看,直接对方孝孺说道。
“奏:燕王智虑绝人,雄才大略,酷类先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所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谨具奏闻。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九日,户部侍郎卓敬。”
方孝孺抑扬顿挫的将奏本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念了出来,其余三人在方孝孺念出‘燕王’二字时脸上还有些疑惑不解,等到方孝孺将全文内容全部念完,他们的脸色早已变得和方孝孺之前那般震惊的面无血色。
别说方孝孺等人为何会这般失态,实在是因为兹事体大,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燕王何许人也?那可是自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相继死后,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的燕王朱棣,是历史上发动‘靖难之役’,把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当皇帝的雄才大略的明成祖。
虽然说现在燕王还没有明显的叛变迹象,但朱元璋在未死之前就已察觉到了朱棣对朱允炆皇位的威胁。如果老天爷能给朱元璋再多活几年,或许朱棣的问题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而不必等到朱允炆登基后再来烦恼。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自诩一生英明神武,当年更是跟自己的大儿子朱标说,我要把一根全是刺的棍子打磨的干干净净的再交到你的手上。朱元璋嘴里是这么说,他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后来把满朝文武中全部能威胁到自己子孙皇位的功臣们几乎全部屠戮殆尽,同时还把自己的其他儿子全部封了亲王,让他们镇守戍边,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朱家皇权的统治。这时,朱元璋以为自己设计的非常完美,他可以放心的去了。
直到临死之时,朱元璋才突然发现,自己虽然把那根棍子上的刺都除的干干净净了,却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在那根棍子上钉下了一枚比刺更可怕的大大的钉子。只是他就要死了,再没力气和时间亲自把那枚钉子除掉,于是他期望着自己的皇孙朱允炆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拔掉这枚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