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十五章 回乡丁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回乡丁忧(1 / 2)

 长江渡口码头一艘客船上,刘五身上穿着五十两银子,小心翼翼的坐在船舱的角落里。</p>

他浑身穿的脏兮兮的,看起来就如同一名逃荒的百姓。</p>

他从宜春出来已经有好几天了,坐船一路来到南昌,又从南昌花了钱坐船到九江。</p>

他怀中揣着五十两的碎银和一封书信,碎银子是曹国祺给他的,是他前往山西的路费。</p>

书信是主母写的,主母写完信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叮嘱过他,如果路上发生了意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信给丢了,如果他遭到生命危险,哪怕最后一刻,也要把信毁掉。</p>

刘五知道,这封信是主母写给她在朝廷当大官的父亲的。</p>

刘五自打在宜春跟着大王造反以来,就一直在大王的亲兵队里呆着,后来亲兵队一分为二,有十人被调派到了大王夫人,也就是主母杨素心的身边充当保镖,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主母的人身安全。</p>

刘五把这封信看的比自己的命都还要更重要,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名流民的样子。</p>

坐船时,他跟船老板讲了半天的价,最终以二十文的价格说服了船老板载他过江。</p>

之所以要讲价,刘五就是要让人觉得,他是个穷人,身上身无分文,让那些打劫的别打他注意。</p>

船舱之中坐满了人,多数人都是平头百姓,也有几名读书人。</p>

他们摇头晃脑的不知道在那说些什么,刘五竖起耳朵听了一会,这才知道这些读书人讨论的原来是国家大事。</p>

有位书生愁容满面的说道:“听说前两月,五省总督洪承畴命总兵曹文诏直捣流寇的老巢,曹文诏率领侄子曹变蛟和曹鼎蛟,叔侄三人亲率大军在金岭川大败反贼,只可惜兵力太过悬殊,最终兵败,曹总兵自杀殉国,可谓壮烈!”</p>

“现今反贼正与洪承畴在关中大战,这场恶战又不知道要打到几时!”</p>

“反贼二十几万兵马,洪总督不过七八万人,此战胜负难料啊!”</p>

此话一出,仓中读书人尽皆沉默,不再讲话。</p>

刘五听完这帮书生的对话,这才知道现在北方的反贼已经有二十几万兵马了,不禁心中有些吃惊。</p>

他原本以为自家大王有两万人马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人物了,却没想到在北边居然还有二十几万人马的反贼。</p>

看来这争天下的也不止他们大王这一路人马了。</p>

刘五把这情报默默记载心中,想着等送完信回到宜春便把这事告诉自家大王,好让大王以后多加小心。</p>

过了一阵,刘五跟随众人在码头登岸,他先是花了几十文钱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住下,然后又跟店小二打听最近有没有往北去的商队。</p>

商队一般都有车马,而且人也多,刘五知道,这年头如果单独一个人外出,那是极有可能遇上土匪的。</p>

想要保障自己人身安全,就必须得跟着大队人马走,而现在各地都有商队,商队都是成群结伴的,而且商队都养了会功夫的打手,如果能搭上一个商队,那安全系数就大大提高了。</p>

果然,店小二很快便告知他明天有黄州的一队商队会北上去京城。</p>

刘五一听大喜,又花了十文钱问店小二买了商队的信息,还拖店小二帮忙把他弄到商队去。</p>

店小二常年跟商队打交道,对于这种事可谓驾轻就熟。</p>

他很快便帮刘五搞定了此事,第二天一早,刘五便跟上了这支商队,一路北上前往京城。</p>

商队走的很快,从黄州出发后仅只走四十五天便赶到了京城。</p>

一到京城,刘五便跟商队的人道了别,他已经跟商队的人混的很熟了,很快便在商队商人的介绍下,搭上了一支从京城出发去往阳和的商队。</p>

这一路上还算和平,刘五都没遇上什么危险,反而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对整个大明也基本有了一个认识。</p>

期间有商队的人问刘五是哪里人,刘五没有隐瞒,直说自己是江西袁州府的人,去阳和是去投靠自己的叔叔的,他叔叔在阳和的军中当了一个小官。</p>

众人一听是当官家的子弟,自然也没多想,反而对他多有照顾。</p>

等刘五跟着商队抵达阳和卫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八年十月初了。</p>

十月的山西阳和卫风沙遍地,温度很低,很冷,宣大总督府内,刚刚上任一年总督职位的杨嗣昌愁容满面。</p>

自开春以来,山西已经一年没有下过雨水了,今年山西也发生大旱,粮食颗粒无收。</p>

杨嗣昌身为宣大总督,总揽宣大,山西等处的军务粮饷大事,山西绝收,他这个宣大总督愁的不行。</p>

因为他要给手底下几万兵马发军饷发粮,没有粮食,手底下的兵马随时有可能哗变。</p>

现在中原流寇闹的沸沸扬扬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几年不下雨,地都干的开裂了,哪里还能种粮食出来。</p>

李自成张献忠这帮贼军当中,多数人都是曾经陕西三边等地的卫所士兵,朝廷因为闹旱灾,发不出粮饷来,这群士兵拿不到粮饷,直接带头造反,投了流寇去了。</p>

杨嗣昌继任这宣大总督以来,就没过过几天安心的日子。</p>

总督府内,杨嗣昌伤神的按着自己的额头,脑袋里思考怎么才能弄来粮食。</p>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家丁杨三的声音响起。</p>

“老爷,老太爷那边来人了!”</p>

一听是自己父亲那边来的人,杨嗣昌一下就醒了。</p>

他头立刻抬了起来,急忙问杨三道:“父亲来信了?”</p>

杨三摇了摇头,说:“老太爷的信没来,是袁州府来了一名信使,说是有老太爷的消息,要亲口告诉老爷!”</p>

“还不快带进来!”</p>

“是!”杨三赶紧转身去请人。</p>

杨嗣昌这人,若论他功过是非或许很难去评价他,但是在孝顺这一块,他可以说是绝对做到百分之一百了。</p>

杨鹤充军袁州后,杨嗣昌便三番五次给崇祯写奏折,希望崇祯能网开一面,让杨鹤归养老家湖南,可是崇祯却一直不允。</p>

杨嗣昌打心里是觉得自己父亲绝对是冤枉了,父亲是御史台的文官,为官素来清廉,可是崇祯非要他去担任什么陕西三边总督。</p>

那个三边总督哪里是父亲能够担当的,当三边总督必须要知兵,而杨鹤恰恰对于兵事素来不懂。</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