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常规,此时聂叙魏龙应该带着这一百人在城墙上往南门赶,不过聂叙魏龙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选择!
他从城墙靠近内侧的女墙垂下了虎爪飞索!
“诸位”
他让人悄悄地向他靠近,然后低声说道:“都尉多半已经抵达南门附近了,而我等此时若是从城墙上杀过去,就会面临大量的敌人,我仔细观察过,城墙上的敌人多半守在城墙的外侧,他们观察的主要目标是外面,而不是里面”
“加上天色昏暗,正是我等从这里攀下城的绝佳机会,然后从里面城墙墙根往南门赶,科萨人没有绞盘,他们的门也是木门,都是从城下里面打开的,故此,从下面往南门赶效果最佳!”
他是都虞侯,众人自然听他的。
没多久,一百人全部下到城下!
科萨人的城墙除了白城、沙克尔城,剩余的多半是由犹太人负责建成的,而他们国内的犹太人大多来自北非的迦太基以及地中海的西西里岛,自然也是罗马制式,城墙内侧的下面是一条宽约一丈的甬道,而通往城池深处的街道却有多条,并且不像中国那样讲究对称,从一座城门出发,对着的就是一条可以通往对面城门的大街,而是弯弯曲曲,不熟悉路径者想要很快找到某处也不容易。
不过,沿着贴着城墙根的甬道抵达南门还是可以的!
一百人赶紧朝着南门跑去,这一跑便引来了城内巡逻的士兵!
对于罗马式城堡来说,大门附近是不需要巡逻的,因为每座大门附近都有类似于中原的藏兵洞或者敌楼,不过是圆柱形的罢了,那里至少能住下一百士兵,于是城里巡逻的士兵巡逻的范围主要是甬道和各条街道。
就在聂叙魏龙拼命朝着南门赶时,后面追来了一队城内巡逻士兵,前面南门的士兵听到动静后也在朝这里赶,很不幸,聂叙魏龙他们在距离南门还有三十米的地方被挡住了!
雨天、夜晚、爬墙,导致了他们不能携带重型武器,最长也就是双手横刀了!
此时,也不是施放震天雷的最佳时机,因为若是他们一旦施放,必然会将城里的大军吸引过来,于是他们只能扮成巴伦加尔最多的阿兰人模样,当然了,也就是在棉甲外面加一件阿兰单衣罢了。
远程武器也只有半米长的短弩,若是携带强弩,一米长、八斤重的分量实在太过累赘!
于是,他们就只有信赖长刀。
而在碎叶军中,修习双手横刀的除了强弩兵就是山地营了,由于山地长武器施展不开,双手横刀便是最有利的武器!
大约四尺长,刀身两尺半,刀柄一尺半,刀身厚度约莫六毫米,重约四斤半,可砍、可刺,刀法原本是由李靖、李绩两人总结、简化过,一共有十二式,号称“李卫公十二式”。
孙秀荣保留了其“疾刺四式”,不过“迅斫四式”却借鉴了大夏国猛虎营的招式,实际上就是李卫公十二式以及后世八级刀、日本武士刀的混合体,也有四式,但孙秀荣将剩余的“格挡四式”全部取消了。
也就是说,碎叶军的双手横刀技法只有进攻没有防守!
这也是建立在碎叶军的装备比较齐全,以及训练比较科学,以及不提倡捉对厮杀,提倡利用阵列、战术、装备配合作战的结果。
眼下,以聂叙魏龙为首,最厉害的三人在最前面,他们手中的长刀的起手式显然是迅斫式,而后面跟着的三人却是疾刺式,再后面的三人则拿着短弩!
最后面的三排相差仿佛,不过最前面的却不是双手长刀,而是刀盾兵,他们自然也是这一百人中最精锐的刀盾兵,他们的后面则是三名长刀手,再后面也是拿着短弩的,也就是说,后面的显然是以稳守为主,前面的则是要不顾一切往前冲的!
“杀!”
见到前面的敌人逼近后,聂叙魏龙将头盔上的面具拉了下来,于是整个面部便只有眼睛露在外面了,而对面的科萨士兵显然也是效法罗马步军的装扮,最前面的是锁子甲、短刀、盾牌!
如果此时聂叙魏龙他们有陌刀或者虎枪在手,不消一刻时间就能将这些人全部击退,但眼下他们只有长刀,长刀对上刀盾,显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算有经过孙秀荣改造过的长刀八式,想要在短时间里击破眼前之敌并不容易,何况山地营的锐军的身材也不占优(要爬上爬下,就不可能太过高大)。
不过聂叙魏龙的眼神还是异常坚定,他双手紧握着长刀,迈着稳定的步伐朝着从南门赶过来的敌军奔去!
十丈!
五丈!
对于碎叶军有利的是,此时守城士兵依然还以为是城里的阿兰人准备叛乱,人数又不多,于是并没有调来大军截杀,还是以正在值守的士兵为主。
三丈!
又是一道闪电将半个天空都撕裂了!
此时,双方自然都见到了对方的面目,不对于科萨士兵来说,这些阿兰人的装扮着实奇怪,不过带着面具作战可是整个欧洲蛮族(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的惯例,而陶鲁斯半岛的东哥特人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故此,阿兰人暗中制作了这个装扮也不奇怪。
故此,对面的科萨士兵略一错愕之后,还是大踏步冲了上来!
一丈!
对面的科萨士兵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拿着短刀,后面的士兵则扔过来一堆标枪!
看这些士兵的身形,显然是南门附近的精锐,还比碎叶军高大得多!
聂叙魏龙的眼神更加凝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