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大帐。
孙秀荣端坐在大帐里,在他面前放着几色礼物:
一套只有此时大秦国拥有的轻质棉甲,这样的棉甲里面的钢片是用钢料混合锰料制成的,而衬里是棉布,表面则是粗糙、坚韧耐穿的麻布,与后世中国千篇一律灰褐色的家制麻布相比,眼前的麻布则染成了金黄色。
麻布上每一粒铜钉钉帽都磨得透亮,红色的钉帽与金色的麻布交相辉映。
一顶同样使用了锰料的宽檐铁盔,一顶表面磨制的晶亮,叩之铿然作响的宽檐铁盔,里面带有弹簧,在夏季可以安装藤制,冬季可以安装毛织的配帽。
一双使用了优质粗胶鞋底的马靴,前后都钉上了铁掌,靴筒是用大秦国特有的鞣制工艺做成的牛皮缝制的。
一具三石力的强弓弩,不过并没有使用轮滑,但弓身是用优质柞木制成,刷上黑漆后乌沉沉的。
一把一米长的横刀,依然是钢锰复合制成,刀身晶莹雪亮,上面还刻有两行小字。
“大秦国王赠与马扎尔大汗思迪摩”
所谓两行,那是因为小字是用汉文、突厥文两种文字刻就。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孙秀荣准备送给思迪摩的礼物,到了此时,光用压服已经不妥了,而对于像马扎儿人这样的部落,这样的看起来蛮荒实际上已经大大优于其它诸部的部族,他准备待之以诚。
这些东西,都或多或少包含着大秦国的秘密,以往,他是不会轻易送人的,但在眼下,他准备在思迪摩身上试一试。
这是因为,马扎儿人与佩彻涅格人、科萨人都不同,他们的后代是建立了匈牙利大公国的部族,是一个身体已经渐渐文明化,但思想还被萨满教统治的部族。
这样的部族值得他一试。
除此之外,他的身后还放着一枚大印,一枚用产自波悉山的蓝宝石雕成的大印——马扎儿人崇尚蓝色。
大印上则只用汉文刻着“马扎尔大汗之印”,如果思迪摩答应他的条件的话,他将会大秦国王的名义册封他。
这一切的背后,他只有一个目的。
首都!
他准备在第聂伯河沿岸兴建新的都城,因为在东欧三条大河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里,只有第聂伯河最为温暖湿润,还能一直从出海口通航到后世白俄罗斯的奥尔沙,这对他的最终战略(波罗的海战略)极为关键。
再者,也只有在第聂伯河下游,才是整个东欧大草原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在此时思迪摩大帐所在的扎波罗热(此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之间,两岸各向外延伸五百里范围内是后世欧洲地区最大的煤矿(顿巴斯煤矿带)、铁矿(克列门丘格-扎波罗热铁矿带)、锰矿(尼科波尔)带。
这里的矿带不仅是欧洲最大的,还是品位、质量最高的。
这还不算,两岸五百里范围都是黑黝黝的黑土地,森林带、稀树草原、干旱草原交替分布,既能开辟大量的农田,还能蓄养大量的牲畜,这对还处于前轮船时代的大秦国太过关键了。
最后,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与扎波罗热之间,通往黑海只有六百里,后世大型海轮都可抵达,特别是扎波罗热,其距离第聂伯河眼下的出海口赫尔松只有五百里,东边就是宽达几百公里一直到卢甘斯克的世界最大之一的顿巴斯煤田。
这里的煤田从褐煤到无烟煤、焦煤都很丰富,在现在露天开采即可。
而在扎波罗热以南约莫百里的地方,在第聂伯河的北岸是世界上最大的锰矿(占整个世界的75),品位高,极易开采,后世叫尼科波尔。
尼科波尔南边则是后世的安赫德,那里有第聂伯河铁矿带最南端的大型富铁矿,虽然比不上后世卡夫巴斯附近的巨型铁矿,但也是品位在60以上的优质铁矿,何况那里还是硫铁矿。
论起如何开采、最大程度利用硫铁矿,没有人比秦人更精通的了,他们从开采、选矿到分离矿石与硫磺十分精通(利用孙秀荣带来的从后世?天工开物?中得来,并在大夏国有效运转了几十年的知识,中国人提炼硫磺的知识非常久远,宋应星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
还有扎波罗热附近有后世乌克兰最大的高岭土、高黏土、石灰石产地,对于正处于早期工业起步阶段的大秦国来说,煤铁工业、水泥工业是最重要的两项产业,再没有比其更重要的事务了。
这里自然没有火山灰,但用炼铁产生的矿渣替代火山灰加上石灰石、草木灰制作初代水泥也非常合适。
周围的矿产资源极近,稍远一些(铁矿、锰矿)还可以通过大河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