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说完要说之话后,通过苏定方从中穿针引线,郭业也大致了解了这个宦官的来历。
前来宣旨的宦官,姓董名顺,年四十,在宫中任正六品的内侍省内给事一职。
所谓的内侍省便是朝廷太监机构,唐代内侍省下辖六局亦称六司,统领宫中近三万宦官。
因而,唐初所有宦官不叫太监,太监是对有品阶有资历的少部分宦官一种称呼。更多得是因为内侍省的缘故,凡宦官者,皆被称为内侍。
久而久之,太监这个称呼到了后期才广泛应用起来
至于有人称宦官为公公,这就更有说头了,凡内侍省各局掌事,或六品以上内侍太监,方有资格称之为公公。
也就是说,公公这个称呼,不是哪个内侍太监都可以称呼的,这是对有一定品阶宦官的尊称。
而董顺这个六品内给事正好到了公公的门槛儿
内侍省的头头儿叫内常侍,正五品,是宫中所有太监的老大。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内,皇宫大内;常侍,长时间侍候皇族中人。非皇家心腹宦官,不得出任此职。
至于董顺这个六品内给事一职,虽说品阶不比正五品的内常侍,但是胜在亲近,谁也不敢小觑。
与谁亲近自然是与皇帝亲近。
内侍省一共有十个内给事,他们从来不参与管事,唯独服务皇帝一人。
十名内给事各司其职,有替皇帝传送奏折的,有伺候皇帝在御书房办公的,有替皇帝上朝下朝伴驾喧声的,有替皇帝传召大臣的。
而董顺这个内给事,则是负责替皇帝宣旨传谕,出宫劳军一事。
宦官有好有坏,但是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地方官吏,都没有人愿意去得罪宦官。
一嘛是人家在天子身边,好坏一句话都能抵得上你在地方折腾一年半载的,二嘛是甭管宦官好坏,割了蛋蛋的宦官就非正常男人,内心多少有些阴暗和不正常。
能不得罪,尽量少得罪为妙。
郭业亦是如此,开口闭口便是内侍大人,轰得董顺眉开眼笑,自觉大有面子。
董顺捏着嗓子低声细语,将最后要说的话轻声道出之后,此次出宫的任务方才宣告结束。
郭业立马招来关鸠鸠与朱胖子这两个自己身边最会溜须拍马的家伙,陪着董顺前往了望山楼。
董顺宣旨前,郭府新宅本的一干人等本就是夜饮,此时夜色正浓,关朱二人领着董顺出府,正应了夜宴董顺的景儿。
不一会儿,在郭业的吩咐下,康宝,程二牛,阮老三等人相继离开郭府,前往望山楼而去。
他希翼自己的手下越多人去陪衬,越让董顺觉得受到礼遇受到重视。
并言称,自己与苏定方二人随后便会如约而至
董顺在朱胖子关鸠鸠二人相伴下离去,宅中大堂仅剩郭业与苏定方二人。
此时堂中各处掌着盏盏明亮烛灯,灯火甚是通明,两人脸上神情清晰可见。
苏定方依然故我,铁塔般两米有余的身子屹立堂上,活脱灯下巨灵神,甚是威武。
虽不说话,眼睛却是没有一丝移动地盯着郭业身上,久久才开口叹道:呵呵,你小子倒是好福气,竟然萌授了六品武勋官。以后便是打断了双腿,也不用愁了。
我呸
郭业暗啐一声,恨不得仰起头来,吐口吐沫到大高个苏定方的脸上。
什么叫打断了双腿也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