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资历浅薄了些。”
赵舒闻言,轻笑道:“青年俊才,能力是有的,但不可拔苗助长,可得要好好栽培。”
“是啊,首辅所言甚是。”张慎言颔首,赞同道:“就压压,待过了年来,年岁也长了,倒也不迟。”
这话说的,转眼就快过年了,这一两个月算什么?
赵舒依旧饮着茶,心平气和:“嗯,就这么办吧!总不能留下把柄。”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流转,最后才留下来结语:“毕竟过不了多久,得添人了。”
此话一出,张慎言与阎崇信表情不变,但气氛却陡然凝重了几分。
早在前两年,皇帝就对内阁的权力进行了划分,几个阁老各管一摊事。
如首辅主要负责户部和工部,兵部,次辅负责礼部和兵部,而作为老末的群辅,只能凑合在刑部发言。
而在吏部,这个人事部门,几个阁老都有署名权,只是首辅发言比较重罢了。
新添加的理藩院、组织部,眼巴前还没有划分,几人群署着,就等着吕大器入阁呢!
“吕兵部去了宁夏了,快要回来了。”
赵舒严肃道:“咱们先得合计合计,免得人家心生芥蒂。”
说白了,几个部门都在这,你多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
虽说几人各掌其部,但却不是泾渭分明,各自过的小日子,因为皇帝安插了副署权。
如,赵舒掌管着户部,工部和兵部,但真正能够完全做主的只有户部,兵部和工部张慎言也有副署权。
即,签字确认权,没有副署,这份票拟根本就呈不上去。
有副署权,不能成事,但是能坏事,所以就能安插一脚,添些影响力。
内阁从三人变成四人,总得进行一番商议。
“咱们,还是歇歇吧!”张慎言可不上当,直接了当的说道:“再怎么商议个结果,人家也会不满。”
“不如交由圣裁。”
阎崇信思量了下,也赞同。
权力在这,人心如同饕餮,吃得再多也会不满,这事还得由皇帝做主。
“嗯,就这样吧!”赵舒不以为意,就放下了茶杯。
他心思倒是不多,就是对于内阁平衡的打破,颇有几分遗憾。
三人合作爽利,即使有些小矛盾,也无伤大碍,几年时间倒是磨合的舒服。
如今朝廷又添了组织部,内阁也将进一人。
掌部权,副署权,这些都得争一争,内阁得热闹了。
他本来想三人通通气,却不想被张慎言误会,只能作罢。
而郑森也顾及不了京城的反应,剿匪、拆碾后,算是在衡水县威名大震。
所以,他就安分下来,开始对教化之道,进行一番作为。
社学,这是在洪武年间开始兴盛的官办学校,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15岁以下之幼童,是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其费用低,是许多百姓的重要启蒙途径。
但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朝政衰败,地方不安,地方社学自然也就没落了。
巡查了几个败落的社学后,郑森看着少了大半的县仓,咬着牙说道:“着每个社学老师,与粮一石,以作资助。”
“另外,给各乡士绅发请帖,我要劝学助饷。”
教化这种事,利在千秋,士绅们可得出力才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