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中能与人言,不过其一二三。这古语曾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样的道理,这天灾不如地难,地难不及人祸。人心作古,即便是天发杀机又如何。
这还是在当今天下这个太平世道,若是回到三十几年前,那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特别是旧奕门这一块,在各路的铁蹄清洗过后,江湖上的纷争就难以根断,一大堆平日里可望而不可及的珍惜宝典流落,便是一贯以高傲姿态自居的顶尖宗门,也是忍不住亲自下场,争打得可谓是头破血流。
而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羌生与伏水马踏奕门,事后的烧杀掳掠这些破事儿自然是不会有哪个不要命的言官敢将其写在纸上放到明面上来说,一众尤氏的皇亲国戚,大多落了个男奴女婢的下场,至于奕门的民间,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就不得而知了。
但当国势衰微之时,江湖上反而会愈加兴起,也是在这个时候,奕门的江湖侠义并起,几大原本一直处于出世状态的巍然大宗纷纷入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拔刀郎踏足江湖,一直过了好些年,才让江湖上持续几年的争乱缓缓平息,那些跟别人打得狗脑子都蹦出来的各大宗门,这才被迫停手,而明面上的刀光剑影,这才缓缓得到压抑。
而给这西境江湖带来一切纷乱的两只最大的黑手,一是明面上的主事人,如今的镇北王——刘明昭,第二个自然是背后的幕后黑手,羌生先帝,西辙。这两人,先帝西辙还在世时,是备受旧奕门人士的“青睐”,但是到了现在,这西辙命短走得早,加之当年皇宫戒备森严,没点门道是真的进不去,于是乎到了现在,旧奕门“残党”的余孽就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镇北王刘明昭身上。
这么些年来,大大小小的刺杀不下五百去起,二流至二道武夫都有,到最后活下来的,一个也没有,而现在这位五十几岁的羌生异姓王,他的那座坐南朝北,占地数里的镇北王府的青州湖里,埋下的尸骨更是不知几何,但直到现在,却仍然有人络绎不绝,视死如归般地朝着镇北王府前仆后继。
但是今日,镇北王府的气氛却甚是凝重,镇北王世子刘统安的尸首入棺被人抬了回来,按理说这般大事儿,现在暂时不用巡视边疆的镇北王刘明昭理当出面才对,可这镇北王刘明昭却对外宣称说,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所以从头到尾一直到棺木入坟,都未曾露过一面。
镇北王府的净心楼,镇北王刘明昭两手抓住楠木栏杆,看着西边,不知道心里在想如何。五十多岁的镇北王,此时外貌却好比弱冠少年,面若冠玉,体形修长,两弯鹰眉更是显得英气十足,不似寻常的南地男子。若是他与刘统安站在一起,说他俩是父子,可是真没人信。
又何止没人信,毕竟就连镇北王刘明昭本人,可是都不信的。
刘明昭脸上不见丝毫悲痛,甚至自大刘统安尸首送回镇北王府的那一天起,他的嘴角,就一直上翘没停过。
“死了好啊,死了才好啊!我儿啊,你不死,陛下又怎么会放心将我这‘镇’字,换成‘征’字呢?”
“你不死,我儿气霄又怎么继承我这王位?下辈子投胎记得眼睛擦亮点喽,可别再生在我这王相之家。”说完,一手将一旁桌上的美酒,悉数从高楼倒下。
虎毒尚且不食子,天底下又哪有盼着自己儿女死的父母?
先帝西辙,一继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羌生大多的世家大族打压得好比雨中残花摇摇欲坠,而后又封了四位王爷,以此来屏藩羌生四境,但实际上,自打封王那一刻起,削藩的手段也就一齐布下了。
当年平定奕门,当属如今的镇北王刘明昭功劳最大,军功最盛,于是乎,在当年,在身为征西大将军的刘明昭大破奕门京都凯旋之后,在那场欢庆无比,人人面带喜色微微喝得有三分醉意的庆功宴上,先帝西辙亲封刘明昭为镇北王,封道羌北,裂土封疆。
一时间刘明昭殊荣无量,而更让满朝文武众口哗然的,更是下一道旨意,将承安公主下嫁镇北王刘明昭,这道旨意更是让众人都惊诧于,是不是皇帝陛下喝醉时胡乱下的旨意,毕竟当时指婚时先帝确实喝得烂醉如泥。
而事后这先帝的幼妹,承安公主居然真的下嫁镇北王,是下嫁,而不是招为驸马,这就让人不禁琢磨,这到底是皇帝陛下有意嫁妹,还是所谓的君家无戏言,当着满朝文武说出来这话的西辙,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