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家在五道梁兵站吃过早餐后,王金说:“今天上午咱们在唐古拉镇休息一下,在沱沱河参观游览长江第一桥。遥望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休整以后,我们就要翻过青藏线上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了。过去山口,就正式进入西藏了。晚上,咱们就可以在羊八井好好地泡一泡温泉。”</p>
</p>
听了这样的行程,大家都兴奋得叫了起来。</p>
导游丹珠给大家讲,唐古拉山镇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长江正源沱沱河位于境内,全镇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属内陆高寒气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辖区北靠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东邻玉树州治多县、杂多县,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是格尔木市的一块飞地。</p>
镇政府驻地位于沱沱河沿,距格尔木市区425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重要驿站,青藏铁路在此设有沱沱河站,驻地及周边常住人口约600人,主要是学校、科研机构及驻军人员。全镇辖区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乡级行政区之一,接近半个浙江省的大小。</p>
众人听了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乡的面积就接近5万平方公里,而总人口不到一万人,这可真的是地广人稀啊!</p>
早晨走的不早,11点多钟,车队才驶入了唐古拉山镇,他们准备在这里吃午饭后再翻越唐古拉山口。</p>
车刚停稳,徐文清就急急忙忙的跑到卫生院去了,吴天放也不知道他做什么去了?还以为她去上厕所,等了好久不见她回来,一问才知道已经输液输氧去了。在一家陕西人开的拉面馆,吴天彪喊了11碗面条,吴天放看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他也试着扒拉了一口,但实在是吃不进去,只喝了一点面汤。</p>
吃完饭后,大家决定找个宾馆休息一下,一边休整一边等等徐文清。吴天彪他们开车绕着镇子转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住所,只得又回到刚停车的地方,才发现有个长江源宾馆。说是宾馆,其实就是个旅馆。在这里是不能讲条件的。于是开了几个房间,大家进去休息。</p>
吴天放则跑到卫生所去看徐文清,到了卫生院看到她正躺在病床上,鼻子插着氧气,胳膊上吊着输液瓶,说话有气无力,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p>
吴天放拉着徐文清的心疼地说:“你怎么一个人跑来了,要是有个万一,那个如何是好?”</p>
徐文清眨巴眨马睛说:“没事,我就是有一点高原反映。”</p>
吴天放说:“好,不要急,慢慢就会好的。他们几个都在宾馆休息,你就安心在这里输液吧!”到徐文清叹了口气说:“我连累大家了!”</p>
吴天放说:“理解,都理解。”</p>
徐文清说:“天放啊,你既然到这里了,也检查一个身体吧。”</p>
吴天放想,也好。他找到医生,检查了心脏和血压,一切正常,这让徐文清放心不少。</p>
吴天彪他们在宾馆里躺了一会儿,闲来无事,他们当然也听说江总书记在这里有“长江源”的题词。于是他们就开车去了沱沱河边上的“长江源”纪念碑,这里还有当年支援青海和西藏建设的三湘儿女“三湘情缘”纪念碑。宋小梅他们就一起在碑前合影。</p>
这时,丹珠还找来了镇上的一位60岁的老人才仁闹吾,他要给众人讲述长江源头第一桥的四次“变迁”,大家一下子又来了精神。唐古拉山镇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小镇。从兵站出来约一公里,就到了长江源头——沱沱河边。横跨这条河的现在有三座桥,一座是青藏公路桥,桥口立着一块指示牌,写着“沱沱河大桥”。才仁闹吾告诉大家,这座桥大约是2001年建好的。紧贴着它,略靠西一点是另一座已经基本废弃的桥,桥墩上写着“长江源头第一桥”。这座桥从沱沱河大桥修好之后基本就不用了,只有附近水文监测站的工作车有时停在桥上采集水文数据。</p>
“我小时候经常来沱沱河边玩,那时候这里有一座木桥,就在现在这座沱沱河大桥的下面,是水泥墩子的。”站在废弃的桥上,顺着才仁闹吾手指的方向,宋小梅在沱沱河大桥的桥墩旁边看到了一些低矮的比较细的桥墩,那就是第一座木桥留下来的旧迹了。再转身面朝西,可以看到2004年末修竣的青藏铁路大桥。从与源头的接近程度看,这才能算得上是现在的“长江源头第一桥”。老人接着说:“桥越修越好,这里也越来越热闹了。”</p>
丹珠对大家讲,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1950年,解放军解放西藏时就在沱沱河上修建了浮桥,1959年修建了水泥桥墩的木桥,1987年,武警部队交通支队在原来的木桥旁边修建了钢筋水泥的大桥,留下了“长江源头第一桥”的字样。2001年左右,青藏公路全线铺柏油路面,在早前的木桥上方,修建了现在沱沱河大桥。2004年,著名的“长江源头第一桥”的桂冠终于落到了最西面的青藏铁路桥上。“沱沱河沿以前一直只是来往车队短暂的歇脚点,青藏铁路通车之后,这里将建成长江源风景区,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小镇的面貌肯定会日新月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