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放感叹道,东北多奇人啊!</p>
小米说,就是。</p>
这时,王大哥从行李箱里拿出来几瓶烧刀子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咱们相聚在列车上,就是缘分。来,喝几杯,暖和暖和。”</p>
王大哥不论男女,每人递上了一小瓶。</p>
王大哥说,我父亲有一个好朋友,最好的是喝“烧刀子”,且不需要酒菜。三十多年前,正是穷正是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牛奶要医生证明的时候,他经常上我家来,找我父亲这个在普通人眼里是知识分子的人聊天,每次他都揣着个瓶子,装着半斤散打的、几分钱一两的酒。到了我家,叫着我母亲说“嫂子,别预备菜,给我头蒜就行。”然后,就着一头大蒜,一口口地喝酒,和我父亲神侃,等蒜吃完、酒也喝完,告声叨扰就走了。他对酒的那种满足,在那种贫穷的生活中潇潇洒洒地过日子的神态,让我迄今难忘。可惜,他六十多岁就走了,因为肝癌。</p>
这时,小米和小赵都说她们不会喝。</p>
王大哥不依,他说,有句俗话,叫做“喝酒的怕碰上扎小辫的”,意思就是说,若是碰上会喝酒的女士,男生绝对会喝倒。他还说,记得有一次,在长春演出后,东道主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宴。东北人好喝酒有酒量尤其是待客热情非要让客人喝好的风俗是出名的,那天会喝酒的八位——七位男生、一位女士,刚好是“酒中八仙”——凑在一桌,且喝且聊,别的桌子都散了,这桌还在喝,直喝了五瓶高度白酒、五瓶红酒,喝到座中的每个人都有了醉意:有去睡觉的,有饭后散步躺在马路上不回来的,有吐了的,有说英文的,有没完没了反复絮叨一件事的,还有第二天才头疼欲裂醉酒的,真正的是酒话连篇,酒态百出。唯一若无其事、还有说有笑的,就是那位女生。后来打听到,人家是内蒙来的姑娘,几位男士直后悔,说内蒙的姑娘不得了,惹不起。</p>
王大哥讲,他还有个朋友,男性,本来也是酒量颇过得的。新调入一个单位做主管,不知水深浅,直趟进去,结果成了喝酒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走麦城”。本来,他是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说“这个单位尽是女生,喝酒不好玩,酒量肯定也不行”,言语中颇有点轻慢女生的意思。刚好被另外一位女主管听见,刚好那天晚上有个同事的聚餐,于是几个喝酒的在一桌,那女主管带着,和这位朋友左一杯右一杯,又是欢迎又是联络感情的热络话说着,我的这位朋友就倒下了,回家后吐了半夜。事后,自己还解嘲说“倒在石榴裙下”,但从此再不敢小瞧女生,尤其是新时代的女性。</p>
听到这里,吴天放就说,咱们几个大老爷们每一吹一瓶。她们两位女生就随便吧。</p>
六个人在一起喝了一阵,气氛就越发热烈起来。</p>
这时,年轻人小李说,你们猜猜,我是干什么的?</p>
小赵就说,看你一身运动装,莫不是世界冠军?</p>
小李说,世界冠军咱不敢当,不过,我是马俊仁马指导的助手。</p>
听说他是马俊仁的助手,大家立即对他是另眼相看了。</p>
马俊仁,在十几年前,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当年的马家军可是一点也不比现在赵家班逊色。</p>
马俊仁的性格是多面的,由于率直,人送外号“马大炮”。他自1988年开始任辽宁田径队女子中长跑组教练,培养出曲云霞、王军霞等一批世界级中长跑名将,他指导下的辽宁队也因此被命名为“马家军”。马俊仁比赵本山还大14岁,严格地讲,他们并不是一辈人。但他们都是辽宁人,都是从草根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传奇人物。</p>
小李说,其实我并不是田径运动员。我是帮助马指导训练狗的,你们也知道,马指导早就不指导人了,他现在指导的是藏獒。</p>
马指导早些年训练马家军的事,他很少对我们讲。关于马家军的事情,我也不比你们知道的更多。</p>
王大哥说,马俊仁当年的风光,我知道。</p>
吴天放也说,我上实践的时候就知道有个马家军。后来,还知道有个“中华鳖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