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说到谢英和周边四邻厘地。在小谢庄土地周围都挖上水沟。这样四沟循环,涝可以排水,旱可以浇灌。谢英自以为得意。谁曾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同十年十一月。全省河、怀远、灵璧、盱眙、建德、凤阳、定远、凤台、寿州、天长、怀宁、桐城等19个州县水、旱、风、虫灾害。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谢锡璋因病去。谢英已经十三岁。俗话说“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自己去。”为么这么说呢?原来这还与历史上两个人物有关,大家一定都道我国古两非伟大的贤人,孔子和孟子。孔子尊称为“圣人”,孟子称为“亚圣”,他们两人是儒家的表人物,一合称为“孔孟之道”。
记载,孔子在去时十三岁,孟子去时八十四岁。所以人们就引用这两人来表达俗语的意,这样不仅可以体的表达俗语的含义,还可以使这句俗语变得加可靠,使多的人服。这句俗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八十岁已经得上是高寿了,他们已经历经了人间态,在继续下去也是无用武之地,对于这一生他们没有遗憾了,死亡是重生,所以他们会“不请自来”。
如谢英没有去,而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人说,人生痛苦的事,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了。
“少年丧父”是孩子在成长的上失去了依靠;“中年丧偶”是生中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伴侣;“老年丧子”是令人痛心、惋惜,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是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
少年丧父:在以男权为主导的古社会,盛行的是“女子无便是德”,因此妇女不能支撑个家庭养家糊口的重。家庭的日维系,往往以男性为主导,一旦父亲亡故,个家庭就会陷入窘境或无法生存的地。还有就是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的日行为和生中的点点滴滴,往往能够响孩子个性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而这点是作为母亲的女性所不备的,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少年丧父”称为三大悲剧之首。
中年丧妻: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夫妻俩劳怨、汗出力,当贫困的家境刚有起色的时候,当幸福的日子将到来的时候,当孩子将成家,一家人享天伦快乐的时候,妻子突然撒手人寰,抛下上有老下有小的丈夫,此时的丧妻之痛,是令人难以承,有些人还会因此一蹶不振,从而丧失生的勇气和心。
老年丧子:在生命的盛宴里,孩子不辞而早早离席,剩下杯盘狼藉的局面到后,老人面对这样的结局,往往是痛苦的。“死者长已矣,生者戚戚”用来描述老年丧子的心痛和无奈,或许是恰当不过了。。
谢英经历了幼年丧父母的痛苦,晚年又经历丧子之痛。谢锡璋虽然有点懦弱。但是孝顺。对谢英是嘘寒问暖。忽然之间走了。怎么能不让人悲痛。
谢锡璋因为上面还有父母在。所以丧事只能从简,弟弟和子侄们为他戴孝,当天就送下地去了。谢英记得哥哥谢春说的。把自己的墓地留出来,左上方大约二十米地方下葬。谢英四个儿子,这样自己两夫妇葬在中间,上面给老二谢锡玚留个置,老三老四葬在面下首。谢英因为长子去,身心俱疲。自此也没有下地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