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黑龙故事> 三十说民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说民俗(1 / 2)

 如有雷同,实属抄袭,以下主要是从百度中找来。</p>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p>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p>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法:一种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p>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p>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p>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p>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p>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p>

另一种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p>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p>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p>

因为那时所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p>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p>

据,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p>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p>

【春节简介】春节(ringFiv1)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p>

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p>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p>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p>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oo6年5月2o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春节由来】“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p>

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p>

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文解字m;#8226;禾部》:“年,谷熟也。</p>

从禾,从千声。”</p>

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p>

(陈初生《金文常用词典》)“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麦”。</p>

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p>

“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p>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p>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p>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三,又称“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p>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p>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p>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p>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p>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p>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p>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p>

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p>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p>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的平安。</p>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p>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p>

因此,对一家人来,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p>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p>

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p>

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p>

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p>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好话多,不好话别。”</p>

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坏话。</p>

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醉酒”的记载。</p>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p>

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火焚烧。</p>

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p>

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p>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p>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p>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p>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p>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烙饼。</p>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p>

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坏话。</p>

‘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m;#8226;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p>

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p>

自是巳后,暴至巨富。</p>

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p>

‘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p>

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p>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p>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p>

云车风马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p>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p>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p>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p>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p>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p>

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p>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p>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p>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叫做‘接灶‘。</p>

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p>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法。</p>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灶王爷长得像个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p>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起来源远流长。</p>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p>

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p>

据古籍《礼记m;#8226;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p>

‘《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p>

‘司马彪注释:‘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p>

‘《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p>

‘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p>

还有,或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是神农氏的‘火官‘;或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不一。</p>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p>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p>

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p>

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p>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p>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p>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法。</p>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p>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p>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p>

其二是一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孩拍手哈哈笑。</p>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p>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两声炮。</p>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p>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p>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p>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同春),五蝠捧寿,犀牛望月,莲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p>

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p>

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p>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p>

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p>

前者庄重,后者花梢。</p>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p>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p>

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p>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p>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p>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p>

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p>

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p>

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羔月月增”等等。</p>

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p>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p>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p>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p>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p>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p>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p>

</p>

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p>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p>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p>

按民间的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p>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p>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p>

据《太上三尸中经》:“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p>

又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p>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p>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p>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p>

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p>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p>

【腊月二十五】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p>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p>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p>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p>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这是一个好时机。</p>

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p>

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p>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p>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p>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p>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p>

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p>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燃,认为得越多越吉利。</p>

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p>

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p>

【腊月二十七】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p>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p>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叫“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p>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p>

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p>

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p>

【腊月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尾相连。</p>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p>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p>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除,即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p>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p>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p>

传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恶鬼不敢入门为害。</p>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p>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p>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p>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p>

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p>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p>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p>

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p>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缀品了。</p>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p>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p>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p>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p>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展为春联。</p>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p>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p>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p>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p>

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p>

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p>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p>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p>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p>

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p>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p>

千门万户瞳瞳日。</p>

总把新桃换旧符。</p>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居所的民俗功能。</p>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p>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p>

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展。</p>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p>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p>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p>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p>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展成挂历。</p>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p>

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p>

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p>

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挂千”,为市肆所用。</p>

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p>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p>

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p>

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p>

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p>

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p>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p>

传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p>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p>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p>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p>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p>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p>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p>

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大利。</p>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p>

传,要想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p>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p>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p>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p>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巷传出的爆竹声,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p>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p>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p>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p>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p>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p>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p>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p>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p>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财,元宝滚进来”之意。</p>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p>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p>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p>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热。</p>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p>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p>

传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p>

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p>

压岁钱是由长辈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p>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p>

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p>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p>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p>

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p>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p>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p>

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p>

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p>

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p>

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p>

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p>

按方位叩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p>

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