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后,赵宗全正在太极殿中批阅奏章,忽然内侍黄桂来报:“陛下,盛少詹求见。”</p>
赵宗全刚展开一本奏章,正面色凝重地审阅着其中内容,闻听黄桂禀报,自语道:“盛长桢,这小子不好好在家准备婚事,跑来干什么?”</p>
说罢头也没抬,只轻轻摆了摆手:“让他进来吧。”</p>
“诺。”</p>
黄桂俯首听命,快步趋至殿外,看见了一身绯袍、正在等待召见的盛长桢,吊着嗓子高声道:“盛大人,陛下请您进去。”</p>
盛长桢拱手领命,跟着黄桂穿过长长的宫廊。二人走到转角处,黄桂忽然放缓了脚步,离盛长桢更近了几分,低声道:</p>
“盛大人,别怪老奴多嘴,一会儿到了陛下面前,您谈公事也好,论私谊也罢,可千万不能提退婚之事!”</p>
黄桂久在赵宗全身边伺候,是宫里有数的大太监,自然知道盛长桢先前曾替替沈从兴拒婚出谋划策,唯恐盛长桢再依葫芦画瓢在他自己身上来那么一遭。</p>
可一不可再,赵宗全可以对沈从兴小惩大诫,可绝不会那么轻易地饶过盛长桢。</p>
赵开益在时,作为传旨天使的黄桂就曾与盛长桢在金陵结下渊源,在这之后,盛长桢也从没放弃维护和他的关系,也是两人关系到了一定程度,黄桂才会有此提醒。</p>
明白了黄桂的意思,盛长桢朝着他微微一拱手:“公公好意,盛某心领了,不过公公放心,盛某此来,是有别的事要求陛下,并没有想要退婚的意思。”</p>
见盛长桢面色怡然,不似作伪,黄桂终于放下心来,盛长桢是他在外朝重要的人脉,他可不想轻易失去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盟友。</p>
而且,盛长桢出手向来阔绰,黄桂也没少从盛长桢这里得到好处。黄桂的本家亲戚,就有不少正在赵宗全赐给盛长桢的庄子里当管事。</p>
黄桂给盛长桢传递消息,盛长桢给黄桂安排家人,双方各取所需,暗地里的关系密切。</p>
当然,这一切从没有表现在明面上。</p>
“那就好,盛大人,咱们步子加快些吧,陛下怕是已经等得急了。”</p>
盛长桢入殿之后,赵宗全并没有急着询问他的来意,而是挥舞着手中奏章,展颜道:“盛爱卿,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份紧急军情奏报!”</p>
旁边小太监接过赵宗全手中的奏章,呈到盛长桢面前,盛长桢取来一看,心中顿时一惊,同时感叹:世间真有这么巧的事?</p>
原来,盛长桢此次前来求见,其实就是为了找个由头出外,避开即将到来的礼议之争,远离汴京城这个是非之地。</p>
然而出外也分情况,若是外放为地方官任职,那没有个三年五载就别想回来,这可不是盛长桢想要的。</p>
既然如此,就只有出外在边疆谋个主管军事的职位了。</p>
大周北境有北虏,西北有西贼,最近虽无大的战事,但中小型规模的战事却是不断,因此盛长桢去了边疆也不会无事可做。</p>
而且在大周,历来是武将领军的同时,上头还要有文官辖制,盛长桢虽为文官,也照样可以主管军事,获得军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