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呈工字型,很像个封闭的四合院,它属于前殿后寝的格局,由引堂把寝宫和前殿连在一起。
这样就能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寝居到办公的转变,很是方便快捷,这也是最吸引雍正帝的地方,因为他是个工作狂,不浪费半点时间。
乾隆帝登基后,依然把养心殿当做生活和办公的地方,一是继承父皇勤政的美德,还有就是,雍正帝在圆明园去世,梓宫(棺材)停在雍亲王府,所以这里没有啥忌讳的地方。
吴书来在养心殿明间留下,那里等了一堆的太监,他们是来服务乾隆起床的,吴书来留下指挥调度他们。
程时继续往里走,他是乾隆的贴身太监,需要去他的寝居服伺。
来到乾隆的寝居前,程时整理整理了衣服,擦了擦头发和脸,因为要见皇上了,他的仪表得端正才行。
程时进去时,看见乾隆已经起来了,正穿着睡衣坐在床上,几个守夜太监垂手站在门口,他们看见程时进来,立刻走了出去。
“奴才给皇上请安,恭请皇上圣安。”程时行礼请安道。
“起来吧,宣。”乾隆说着坐到屋中间的一把小龙椅上,坐下后仰面闭上了眼睛。
冯盛赶紧走出去,他知道皇上这是准备让净面剃头了。
冯盛从外边领进四个太监,其中的一个年龄稍大些的太监,手里捧着一个小木箱子。
他后边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太监,旁边两个太监身材魁梧,穿着短装,他们四人要一同为皇上剃头修面。
清朝男人的发型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早期,那时是金钱鼠尾,就是在头顶后方留一铜钱大小的头发,这缕头发辫成辫子后,还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所以得名金钱鼠尾。
第二阶段是猪尾辫,这时是清朝中期,头上留的头发粗了些,辫成辫子后,跟猪尾巴粗细差不多。
第三阶段是牛尾辫,这是清朝后期,官府对于男人辫子的管理弱了很多,所以留的头发越来越多,辫成的辫子跟牛尾巴粗细差不多。
乾隆朝属于猪尾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政策放宽了许多,但也要遵守“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皇上剃头要比这勤,一般是三天一修面(刮脸),五天一剃头。
皇上剃头有很多讲究,皇上一般要选择在日出卯时剃头,也就是六点到九点这段时间,寓意是日出东方,生机勃勃。
给皇上剃头规矩很多也很严,可以说,在所有太监工作中,剃龙头是最难的,规矩最多的,因为这可是在皇上头上动刀。
第一条规矩是,剃头太监只许右手持刀,并且挨着皇上的头皮走剃刀。左手不能按着皇上脑袋上任何部位,左手要做到自然下垂,说白了就是单手工作。
第二条规矩是,只准顺刮,不准逆刮,如果逆刮那就是大逆不道。
第三条规矩是,要屏住呼吸,不能往皇帝头上脸上吹气,因为人呼出的气属于污秽之气。
第四条规矩是,剃头太监在剃头时,两边必须站着两名侍卫,或者是武英太监(体格好会武术的太监)。
这条最重要,因为他们瞪眼看着剃头太监剃头,一旦剃头太监想图谋不轨或者失误了,他们就能马上控制太监,把对皇上的伤害降到最低。
其实,最后这一条是最令剃头太监紧张的,因为本来就紧张,怕出错,再加上四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般的都会紧张的。
而最要命的是,盯着的侍卫或者太监还要经常换,这也是为了防止他们跟剃头太监串通,图谋不轨。
所以,剃头太监手艺是主要的,更主要的却是心里素质,这就要求剃头太监要天天练习手艺,更要没事静坐,练心气。
他们一般从小开始在冬瓜上练习,练满八年后,由师傅带着再实习五年,才能独自操作。
所以剃头太监一般没有太小岁数的,可岁数大了也不行,因为眼力和手力都不行了,自然就被淘汰了。
剃头监从小入宫到被淘汰,期间不准离开紫禁城,甚至不能离开自己的居所,这是怕被人策反谋害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