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630,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最新章节!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宋旭受了打击般的喃喃自语。
赵元义和赵元聪兄弟脸色也有些黯然,没想到诸国之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确实有些超出了他们想象。
“还请老太师教我!”赵元义赶忙躬身向李忠行了一礼问策。
“宋王不必如此,老朽此来也正是为了此事。夏国的使者想必你们已经见到了,他们的条件应该也算得上优渥。老朽第一个建议,就是归附夏国,那夏帝李成是个心胸宽广之人,目光也不是放在中原一地,而是放在海外的无数疆域。我大梁皇室如今在夏国生活的很好,还有南汉宗室、荆国宗室,都在夏国安享太平,倒不用担心他会对你们出手。第二个建议,宋国也可以造出横渡大洋的舟船,与夏国说明迁移至海外立足,海外万里之外还有很多的地方,都适合我们华夏民族发展,想必夏国也不会阻拦,反而会给你们提供相应的便利。除此两个建议,老朽也想不出其他方式了!与夏作对,只会自取灭亡,还希望你们不要自误才是!”
李忠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赵元义三人全都脸色灰暗,看来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有宋旭还是一脸的不甘,好不容易才混到如今的地位。
他真的不愿意去夏国仰人鼻息,但是出海立国几乎也无可能。
宋国深处内陆之中,渔船到时能找到一些,但是横渡大海汪洋的海船,他们还没有这项工艺和技术,就连当初的大梁也没有发展过水军,更别说能在海上行驶的巨舰了,他们宋国同样不能。
“太师,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吗?”赵元义也有些不甘心的再次问道。
“元义,其实你并不太具备治国之能。”李忠摇了摇头,悠悠地说出了一句实话。
然后就闭目养神不说了。b
第418章诸国战略第1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
他知道赵元义明白什么意思,赵元义是盖世猛将,也是宅心仁厚之人,但却不适合做帝王。
“太师所言极是,且容我考虑几日?”赵元义马上俯身说道。
“好,老朽会在宋都住上几日,有何疑问可以随时来问我!”
“多谢老太师关照,元义定会慎重考虑!不会辜负太师美意!”
赵元义亲自将李忠送出去,为他安排好住宿的地方。
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的宫殿,然后就宣布闭门不见任何人。
直到三日之后才走出宫殿,头发再次白了一些。
看起来四十岁的他,就像个六旬老翁一般。
宣诏与大夏使者严勋会面,商议归附夏国的事宜。
宋旭就算有万分不满,也难有理由阻拦。
因为李忠说的都是事实。
他们对抗夏国毫无希望。
既然无法也就算了。
可以了右相的名分。
宋国这边开展谈判。
割据势力方面也不轻松。
襄州以北的各个小势力。夏国也同样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
只是那些小势力没有李忠这样的眼界,对于诸国的形势,自然也做不出准确的判断。
是以全都拒绝了夏国的提议,打算联合起来顽抗到底。
毕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割据地盘再小也是自己说了算。
谁愿意去夏国受那鸟气?
大夏驻守襄洋的军队开始向北进军,以陆军为主力向割据小势力发起进攻。
十日攻破唐州、邓州,向东兵临蔡州等地,将联合起来的五万割据兵力限制在蔡州境内。
这些小势力急忙联系武国、宋国、周国、晋国等抗夏联盟的国家求助,希望派兵相救。
但是无一例外得国内动荡、无法救援的回复。
就连武国都主
第418章诸国战略第2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
动收缩兵力在陈州,防止夏国打的头脑发热攻击汴京,这可是他如今的国都。
盘踞西京雒阳的崔梁也开始收缩兵力,甚至将颍川和汝州的兵力往北部撤退,主动放弃了两州大部分的土地。
这些小势力才知道,所谓的抗夏联盟都是狗屁。
事到临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管他们,最后无法,只能在夏国的逼迫之下,宣布向大夏投降。
千里沃野的中原腹心南部,正式并入夏国,成为夏国的一部分。
大夏这边也不急不躁,而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不着急去攻打崔梁和武国。
就那么缓慢的推进和收服占领区,进而由政务院接手发展民生、改善经济、稳定防线。
其他几座州府的小割据势力顶不住压力,纷纷向夏国投降。
在新政八年的七月,宋国的谈判也终于完成。
宋国公开向天下公布,宋国将举国归附大夏,成为大夏帝国的一份子,避免百姓遭遇苦难。
宋国所辖的宋城、宋州、博州、宿州、寿州、濠州都会无条件交于大夏,由大夏委派官员和军队接手管理,宋军则由大夏枢密院全权接手改编成大夏陆军。
赵元义家族以及朝廷百官、将领全都迁移到江南。
有意向从政或者从军的都可以进入大学和指挥学院学习。
后期会根据成绩委派官职,进入到政府和军中工作。
宋国的归附,让大夏的疆域再次向北扩张。
并且打通了东西两部分,从沿海到秦岭的大片地区,全部收归夏国中央管理。
将武国和崔氏梁国限制在大河以南的一片小区域之中。
与此同时,北部的周国也将高丽半岛的军队击败,正式占据半岛北部,与大夏控制的新罗对峙。
周康则是亲自出关,与北宫不花进行会
第418章诸国战略第3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宋旭受了打击般的喃喃自语。
赵元义和赵元聪兄弟脸色也有些黯然,没想到诸国之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确实有些超出了他们想象。
“还请老太师教我!”赵元义赶忙躬身向李忠行了一礼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