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看出了那些人的拘谨,特地从席间起身,举杯来到小吏们中间,和他们共饮了几杯,看到形象顺眼的,还亲切的拍一拍他们的肩头,搞得被拍的人神情激动,眼眶湿润。
没被拍到肩膀的人,纷纷一脸羡慕,有些甚至闭上眼,似乎在想象西门庆拍的是自己。
有人说,西门庆又不是皇帝宰相,至于这么大的面子,至于让这些小吏如此巴结奉承么?是不是太夸张了?
不夸张!因为他们巴结的不是西门庆,而是他们自身的前途。
这年月,科举制度等级森严,想要当官,必须是走正统的科举路线,即便有才干有名声的才子大家想要从政,那也是要朝中多位大佬联名举荐的。
再者就是像西门庆一样,在四年一度的汴京诗会上拔得头筹,才有机会入仕,混个一官半职。
还要面临户部的政绩审核,行就用,不行就刷掉,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小吏们不一样,他们都是饱读诗书,识文断字的人物,年轻时也都曾心高气傲,以为自己能在科举中大放异彩,从而步入仕途,施展抱负为国尽忠,且光耀门楣。
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被科举刷下,最后心灰意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向地方官毛遂自荐,做个小吏,在舞台阴影下发光发热。
也有些没有多少才学,仅识文断字,但精于察言观色,揣度人心,又精通人情世故,善于处事者,也会到衙门口毛遂自荐,或者被地方官主动招揽。
不管什么原因,官是官,吏是吏。泾渭分明。
这中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终其一生都无法逾越。
宋江,就是个例子。
在水浒开头,宋江负责接待那些押解生辰纲的官员,原本都骑在马上有说有笑。
但当那些官员听到宋江自报家门,只是一个县衙押司的时候。那些官员瞬间变了脸色,命人毫不客气的将宋江从马上叉了下来丢在地上,羞与他为伍。
如今,西门庆造反,对他们而言,就是个翻身的机会。
尽管谁也不敢保证西门庆一定能战胜朝廷的官军围剿,顺利的造反成功。
但,久居人下的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前程堵上一把。
加之西门庆素有贤名,天下才子,江湖豪杰多有投奔,如果得到西门庆赏识,它不香么?
自然是香的……
酒宴散去,西门庆揉着发昏的脑袋,径直去了卧房。
一路策马奔腾,着实够累的,占床就睡了过去,直到鸡鸣四起,天光大亮。
最主要的,还是被漫天的叫骂声给吵的,城外数万人的叫骂,想不清醒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