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发带了一身布衣的敬翔来拜会朱温,到了客厅,王发显得有些拘束,可不是吗?自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到了节度使的府上哪有不不拘谨的?</p>
倒是一身布衣的敬翔从容自若,显得很是淡然。这不禁让朱温对他有些刮目相看。</p>
朱温微笑道:“王大人莫要拘谨,现在是私益,不是公事,没有官职大小,大家兄弟相称如何?”</p>
王发一哆嗦就跪倒在地,急忙道:“这如何使得?岂不折杀卑职了?万万不可,万万不可。”</p>
敬翔却是面带微笑,一言不发。</p>
朱温也只能叹了口气道:“那王大人先在厢房稍待片刻,我与敬先生谈谈。”</p>
王发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客厅中只剩下朱温和敬翔两人了。</p>
朱温道:“子振先生请坐。”朱温不称呼敬翔的名字,而称呼他的字,是表示对他的尊重。</p>
敬翔也不推辞,从容谢了座,道:“不知大帅叫草民前来有何贵干?还请大人明示。”</p>
朱温道:“久闻先生大才,本想亲自登门拜访,却由于公务繁忙,这才烦劳先生前来,朱某深感愧疚。听说先生喜读《春秋》,我常听说书的讲关公也喜欢夜读《春秋》,可《春秋》到底是什么东西?都讲些什么?我是个粗人,只知道打仗,没读过多少书,还望先生解读一二。”</p>
朱温是想看看敬翔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朱温在还是朱日光的时候就因为妻子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他就经常也读一些古籍,不为别的,只为了能跟妻子多找一些共同的话题而已。对于各朝的历史典故也都有一些涉猎,《春秋》倒是也随便翻看过,他当然知道上边都写些什么。</p>
敬翔恭敬的答道:“《春秋》所言无非是一些诸侯之间征战的事情,其中涉及了用兵、谋略的一些东西,很值得一看。”</p>
朱温又问道:“那以先生看,《春秋》中记载的用兵之法是否能够为我所用呢?”</p>
敬翔道:“《春秋》中虽说记载着不少用兵和谋略的一些东西,可用兵之道在乎出奇制胜,因地制宜,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要照顾到。草民研读《春秋》不过是略共参考而已,真正的《春秋》古法岂能用于今日?且不说《春秋》之法,就连《孙子兵法》中的东西也未必都可以用于今日,只能作为参考而已。”</p>
朱温听了敬翔的话很是感慨,道:“子振先生果然名不虚传,那如今我身处四战之地,又逢连年干旱,宋、汴之地连年遭天灾人祸、烽烟四起、盗贼横生,如今我该如何做才好?”</p>
敬翔道:“安抚百姓,保境安民,招募人才,广招军队,徐图发展。其实这些事大人已经在做了,已经有多路盗匪被缉拿归案,民间也按照将军的命令正在组织民团,这些民团一来可以预防和抓捕匪盗,二来在有外敌来袭的时候也可以拿起武器迎敌,能想到这些足见大人智谋过人,想他人所不敢想,做他人所不敢做。</p>
“大人还派人鼓励农耕,并给那些没有种子耕种的贫民发放种子,还鼓动城中士绅豪富之家设粥棚施粥,以让那些没有饭吃的百姓不至于饿死,这足见大人的爱民之心。</p>
“大人在同州之时屡次大败王重荣、杨复光、王铎等人的联军,虽然后来由于孤军奋战而不得不投靠李唐,但也不得不说大人对用兵之道已经掌握不比任何人差了。</p>
“大人勤政爱民,智谋、兵法都是上上之选,学生惭愧之至,岂敢班门弄斧?”</p>
敬翔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朱温的问题,可他从侧面表达出了他的见解,正是与朱温现在正在实施的方法不谋而合。</p>
朱温笑道:“我是真想听听子振的看法,不是想听你拍马屁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