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话可有证据?沧州城的官府都不管的吗!”</p>
赵明又忍不住插嘴,几次提及官府,张山似乎看出些不对劲了,将手里的银子又放在手上,连连摇头道:“我都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茶馆还有事,我得回去了...”</p>
说完张山头也不回地跑了,再不停留。</p>
“诶,诶,等等,我还没问完...”</p>
沈逸连声招唤,张山却是头也不回,没一会便没了影。</p>
沈逸看了一眼被张山放在桌上的碎银,叹了一口气道:“你干的好事,我看你才不像是来办正事的。”</p>
赵明哼声道:“我怎么了?他说话无凭无据,若是真的如此,官府会不管?”</p>
沈逸无语地看了一眼赵明,也不知道他这五品官是怎么当上去的,或者说,他就是那种不通时务的道学先生,这种人,即使是清官,也无大用。</p>
这种清官,以全国道德模范自居,凡事都讲所谓的春秋大义,虽然不收钱,却也不办事,因为他根本就不懂怎么去办实事,这种人往往只知墨守成规,张口闭口律法成规,甚至还会刚愎自用,不听人劝说,这就非常容易好心办坏事。</p>
他看秦老头就挺上道的,因为那次在秦府,他跟秦老头说了那么一大通,面子上是过去了,可他不认为秦远会认为他沈逸是个纯粹为民除害的好人,秦远只是在他与刘温之间做了一个取舍,换个角度看,秦远拉拢沈逸,既可以为朝廷效力,也能为自己的仕途助力,两全其美。</p>
但说到底秦远还是没有将疑点刨根问底,多少包庇了沈逸,但是秦远这样的人,却能赢得百姓的赞颂,这便是懂得变通与不懂得变通的区别。</p>
沈逸无奈道:“赵大人,我问问你,这回咱们来,是明查,还是暗访?”</p>
赵明哼声道:“有何区别?”</p>
“区别?”沈逸摊手道:“区别就是,如果你是明查,来这就没有意义,若是暗访,你就得按我这么来,大家都不耽误功夫。”</p>
“你自己都说了商船明显停留的太少,现在人家说了最有可能的原因,你又恐吓人家,我都不知道赵大人想干什么。”</p>
“我才想问你,为什么一定要用生意人的名义,难道官是什么吃人的角色吗!我只是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是官,他就不能说了?”赵明终于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问题。</p>
沈逸打量了一番赵明,见他神色带着些激动和气愤,似乎因为这事有些不悦,看上去就是那种心好但是脑子不太好的人,顿了顿后开口道:“如果我们是生意人,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跟我们透露消息,因为我们与他没有利益冲突。”</p>
“而如果我们是官,问起这种事来,一看就不是本地官,那原因会是什么呢?肯定是上面派来查的呗。”</p>
“若是能查清了还好说,可是,贪官是清不干净的,赵大人你本事再大,还能把一整个沧洲城的贪官污吏全清了?若是沧州城上上下下都不干净,你能换一个遍?漏掉一个,他们就会找泄密的张山算账,你办完了正事能拍拍屁股走人,可张山是本地人,跑也跑不了,你想想看,他还敢说么?”</p>
【作者题外话】:晚上还有二更,求银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