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贞观天子> 第八十二章 大贺咄罗之回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大贺咄罗之回忆(1 / 1)

 勿谓言之不预。契丹大贺咄罗没把李智云的话当一回事,杀了人,抢了东西,逃回了契丹属地。消息传回长安,武将们暴怒不已。尤其是曾镇守草原的几位大都督。他们还在草原的时候,只有唐骑灭人的份儿,只有别人听话的份儿,什么时候轮到这些蛮夷贱类蹬鼻子上脸了!必须干死他!秦琼等人上书皇帝,要求弄死契丹。李智云很爽快的答应,以徐州总管李君羡为征讨契丹主将,司农少卿韦云起为行军长史,率军三千,征讨契丹。诏令前脚下达,韦云起后脚已经过了大河。五日后,李君羡和韦云起在幽州会合,他们找到谢叔方,收容奚族残兵三千多人,再加上周围几个归降的土着兵马,勉强达到一万余人。其中,真正的精锐只有三千板甲铁骑。不过韦云起一点都不慌。渔阳。“说说看,契丹各部,都有多少人马?”李君羡看着奚族首领可度者。可度者将自己知道的一切信息,缓缓告诉唐军诸将。说完后,他哭求道:“恳请诸位将军,救我山河!”救你山河?李君羡瞥了他一眼,心里面很不屑。你特么屁大点地方也敢称山河?再说,把奚族之地还给你,我去哪儿当大都督?韦云起呵呵一笑,感慨道:“大贺咄罗,居然是这小子啊。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这个故人。”“哦,韦长史知道此人?”李君羡问。“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前隋大业元年的故事了......”大贺咄罗万万没想到,他错误预估了唐皇帝李智云的心性。他派去长安的使者被人原地遣返,不久后,他更是得到消息,唐军在幽州密切调动起来。经过契丹人的一番打探,他获知了一些蛛丝马迹。契丹辽水之畔。“根据我们的探子消息,唐皇帝已经决定对我们动兵,这次的主将是个叫李君羡的家伙。传闻此人是唐皇帝的心腹爱将,而这个李君羡的副将,似乎是叫韦云起。”大贺窟哥向族长大贺咄罗汇报消息。“什么,那个副将叫什么?”大贺咄罗忽然紧张起来。大贺窟哥不明所以,说道:“叫韦云起。”“韦云起,韦云起,韦云起。”大贺咄罗喃喃几声,旋即脸色骤变,“他居然还没死?”“族长,他是谁?”大贺摩会问。大贺咄罗脸色阴沉,似乎是想起什么不愿回想的旧事。“二十余年前,我部曾南下攻打营州。当时,中原作主的是隋朝皇帝杨广。他得知消息后,派遣韦云起来到草原。这个混蛋,借了突厥两万兵马,袭击我们,导致我部损失惨重,族长被杀,牲畜妇孺被送给突厥,我部因此而元气大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以为韦云起死在了中原的内乱之中,可他居然没有死!”大贺摩会道:“族长不用担心,上次韦云起能赢,那是因为突厥兵马和突然袭击。这一次,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韦云起再难成功。”大贺咄罗不言语,陷入纠结。他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那个年轻的唐皇帝,脾气好像并不是很好。长安。李智云默默看着辽东舆图。“如果这次顺利,能一举歼灭契丹,吞并奚族,届时高句丽门户大开,可以经营对高句丽的战略了。”杜如晦道:“陛下,高句丽和草原部族不同,他们兴农耕,国内多山地,需缓图之。”“臣以为杜相所言有理。”杨恭仁道:“眼下我朝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征高句丽,前隋之鉴,历历在目,还请陛下三思。”“朕知道。”李智云澹澹道:“你们放心吧,五年内,朕不会对高句丽动兵。”杨广三征高句丽,给中原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噩梦。如果李智云此时提出攻打高句丽,一大批人会强烈反对。而李智云自己也没想过在这个时间点对高句丽怎么样,因为不合适。不提大唐现在刚从天灾中走出来的情况,单说高句丽的地理环境以及国体制度,就不能将它们看成草原部族。已经走上封建国家的高句丽,必须要认真对待。当然,他觉得杨恭仁说的也没什么道理,当年杨广之所以疯狂攻打高句丽,其实带着他的私心。要知道,杨广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每次动兵都在三十万以上,包含民夫在内,甚至越过百万。高句丽弹丸小国,凭借地势能挡得住当时还处在鼎盛时期的隋王朝大军吗?答桉是很难!可高句丽偏偏挡住了。不是它们挡住了,而是杨广帮它们挡住了。杨广将高句丽当成了绞肉机,把大量关陇子弟派去辽东送死,因为这一层原因,高句丽才勉强挡住了。可是,杨广帮高句丽挡住灭国之灾,他自己却没挡住隋朝的灭亡之灾。如果李智云在这个时间提出要攻打高句丽,关陇人一定会觉得李智云在彷效杨广旧事。到时候,对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杜如晦等人也不会同意。因为天灾的关系,这次出兵契丹都很勉强。siluke.听见皇帝的承诺,几位相国松口气。他们虽然也想干掉高句丽,但是现在并不是什么好机会。而皇帝若是一意孤行,很难不引起关陇人的敏感神经发作。李智云道:“行了,今日到此为止,明日朕要巡视春耕,房尚书随朕一起。”“是。”人群中的房玄龄躬身一礼。翌日。几个富家公子装扮的人走在田间。“陛下,从草原送来的牛已经尽数借给地方官府,让他们帮助百姓耕作,此等善举,已让关内百姓感激涕零。”房玄龄感慨的说。他以前从未想过,用羊毛制衣居然会这么赚钱。毫不夸张的说一句,现在关内的百姓,绝对将皇帝视作再世圣人。这并不是一次善举之功,而是皇帝对农耕做出的一系列安排。土化肥、曲辕犁、占城稻、铺设水泥路、水车、免税赋、赈济百姓......房玄龄已经想不完了,从耕作到种子,再到培育,皇帝几乎每一个过程都有在认真关注,认真改进。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能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他们更容易活下去。甚至,还有暂时没有在关中实行的‘摊丁入亩’制度。“嗯。”李智云点点头。看了一会儿,李智云带着一名面白如玉的少年郎漫步田间。别误会,皇帝李智云很正常,也不喜欢走旱道。他身边的白面郎君,乃是长孙氏女扮男装。每一年春耕,李智云都喜欢带着长孙氏出来交流感情,顺便约个会,吃个饭什么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