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战首先安排的是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等大秦帝国的旧臣们,嬴战在咸阳给他们分配宅邸,家族中的成员分别进入大秦**界,虽不是领兵打仗,却也运筹帷幄,管理大军调度。</p>
蒙恬前世时就是北逐匈奴,戍卫边疆,对于北方的情势十分了解,嬴战没有荒废这个人才,直接配发三万大军归其统领,,调到河套地区协助墨门弟子修城建堡,巩固北塞。</p>
河套地区一直都是匈奴人的牧场,根本没有半点城郭建筑,墨家弟子必须勘测风水地势,结合地貌等选择适宜居住的地方,墨门虽然强大,但并不代表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尤其是他们流离各地近千年,勘测之类的本领就算没有忘掉,也不像以前那样纯熟,顶多是给人看看宅子,像这种关系到城池等大型建筑的选址,还有点欠缺。</p>
蒙恬却不同。</p>
蒙恬前世统领秦国三十万大军戍卫北方,治下的各种军镇要塞无数,就连长城都是在他主持下修建的,以他的眼光和能力,修筑城池这种小活根本就是过家家,站在山头上四处一看,就能圈出一片适宜居住的地方,墨门弟子对着蒙恬选择的地址一番研究,顿时都感到妙处无穷,一个个佩服的五体投地。</p>
蒙恬带着三万大军在河套地区跑来跑去,为墨门划定了一个个的建城点,这些建城点既是从适宜生活居住考虑也从适应军事防卫考虑,两相皆宜,在这方面,蒙恬展现出了他那绝无仅有的大局观,作出的布置,就连墨武等墨门高层都赞不绝口。</p>
开始建城后,蒙恬一边学习研究着墨门的建筑手段和防御构建理念,一边将自己前世的种种经验分享出来,他的每一句话都给了墨门弟子极大的启发,使得城池建造得又快又好。防御力比以前的设计还翻了许多倍。而蒙恬也从这过程中学到了墨门的种种手段和理念,对他的启迪也同样非同凡响。</p>
随着墨武以钜子身份召集,越来越多的墨门弟子从天下列国赶赴过来。对于这些人,秦国都是大开方便之门,只要进入秦国境内,就能够无偿使用传送阵。直接从秦国境内到达河套地区,短短月余,河套地区汇集起来的墨门弟子就有十万之众,当然,这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修炼者。大部分的都是专事耕农的平民或者三教九流的百工以及他们的家属。</p>
十万人的确是一个大数目,可是比较起河套地区广袤的面积,十万人只是沧海一栗,同等面积的其他郡县,哪一个不是数千万人。考虑到这个问题,嬴战也开始在秦国各郡县移民,河套地区适宜耕牧,许多应者纷纷。就连赵州的许多百姓也都参与进去。周边许多小国的民众甚至出现了举村来投的例子。</p>
对于这些从外国投靠过来的民众,大秦国一律接纳,并且分配田地屋舍农具种子,一定数量的人家还分配耕牛。当然,这一切琐碎事情的操作都有大秦国官吏办理,嬴战根本不用过问。秦国紧邻匈奴。又征服了义渠国,牛马羊等牲畜数量众多。来源甚广,对于河套地区的移民政策也是优厚的无以复加。没过多久,河套地区的人口就达到了百万。</p>
河套地区有着密密麻麻的水网,墨门弟子在水岸边搭建起一个个高大的机关器械,从河流中提取能量,用于各种制作。这种器械就好似发电器般,而随着这些器械的使用,河套地区城池的建设加快了数十倍,就算再来几个百万也有充足的住房供应。</p>
河套地区的建设进入正轨之后,嬴战的目光终于从北方转了回来。</p>
随着大秦国日益强盛,周边许多小国家的人口纷纷流入大秦国,这些小国的国君早就对大秦国横鼻子竖眼了,有几个小国在大韩国和大魏国的怂恿下,甚至放出了张狂的言论,生成要给大秦国一个教训。</p>
对于这种小国,嬴战是看都不看,说句不客气的,他们连当年的雍州都不如,顶多也就是某个地主豪强割据一方,号称立国,或者哪个山贼有黑转白,割据的山头换上一杆大旗,就说是国家了。</p>
对于这种没有修炼大派支撑的小国,嬴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打。就算那些有点门派支撑的,嬴战还是打。</p>
在祖龙金人中修炼个把月,修为数次飙升,正感到手痒痒的三国武将们听到有仗打,一个个都兴奋的嗷嗷叫,毕竟能打仗才能立功,能立功才能央求嬴战给他们复活更多的亲人朋友。再说了,一直挂在咸阳那些城卫军中,都闲的快要蛋疼了。</p>
嬴战没有阻碍他们建功立业的兴奋劲,也不给他们具体的计划,只是将哪几个国家要灭说了一遍,然后就把军队拉过来,剩下的事就全甩给诸葛亮司马懿等人。</p>
一群谋士叽叽咕咕商量一番,然后跟自己上辈子的老伙计们一番嘱咐,再然后一路路人马开了出去,没多久,大秦国周边的小国就纷纷覆灭,尤其是那些投靠了大韩国和大魏国的国家,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将所有官员俘获押解回咸阳,国内民众愿意去河套地区的依旧可以参与移民迁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