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董都尉他……他要请封烈女?”
一干大臣不明所以,司徒袁隗又怎能不知,奏折就是他送给张让的,见所有人看来,也不得不上前抱拳躬身。
“陛下,那董氏虽出资三万石以助朝廷平乱,却不能以此令人立碑书文,还请陛下三思。”
众人大惊,献出三万石粮就要立碑书文?那还得了?
雒阳尹何进想也未想,上前抱拳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仅出资三万石就要为一女立碑书文,岂不是将朝廷当了儿戏?”
何进开口,满朝文武全都点头赞同,大殿内顿时嗡鸣声不断,纷纷低声反对,他们根本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都低头反对,更有人低声说着贿赂……什么的,看的一干内廷宦官暗暗气愤。
皇帝刘宏却不怎么在意,让张让将奏折当堂读了一遍后……
董虎没有弹劾韩遂造反,没有弹劾皇甫嵩不还十三万石粮食什么的,他只是把自己如何安排的屯田兵卒,如何安置的百姓,把抢的钱粮又是怎么散出去的说了一遍,又说明一下自己对河湟羌每次造反的理解,解释一下自己为何要前往白马羌……
反正是没有一句弹劾、不满他人话语,主体还是赞扬董氏的功绩,赞扬董氏的大义,想为董氏建一个“烈女”牌坊……反正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听的三公和朝臣一阵呆愣、无语。
侍御史桓典面无表情出列,抱着笏板深深一礼。
“臣弹劾董都尉屠戮过甚,越职妄改朝廷律令,有不臣谋反之意!臣请奏陛下,当再遣能吏前往金城郡,督理屯田事宜。”
数十朝臣默默点头,站在角落里的一人突然开口。
“桓大人说的不错,董都尉擅设九营副将,在西海、赐支河原烧当羌族地设立两个万帐部,确有谋反不臣之心,以大人之言,何人可前往节制?”
众人大惊,齐齐回头看向开口之人,正是议郎曹操。
曹操开口,群臣一阵沉默,就是三公对那临洮小儿也是没法子,韩遂一再弹劾,不还是因为孙牛每每动手打人,每每拔刀欲杀人缘故?
曹操皱眉道:“董都尉至今有四战,第一战是临洮与参狼谷一战,狼孟领兵两千侵入临洮,董都尉领兵两千与狼孟一战,两千全歼两千。”
“第二战,叛军阎行领兵万五围困狄道,董都尉领千骑奔袭阎行辎重大营,继而千骑大破贼军万五,俘虏贼人八千,牛羊、粮食十数万。”
“第三战,董都尉领万五兵卒,万五兵卒中,除五千临洮所募兵卒外,余者皆是狄道民壮、俘获贼人之卒。”
“以如此万五兵卒,于十万贼军敌前耕田种地,五千对阵边章五千,边章仅逃回城内数百人,仅一日,榆中城内万卒弃城逃离,董都尉又于葵园峡大败贼军,逃回金城塞贼军仅一二。”
“第四战……董都尉领五千骑自河关塞渡河,奔袭十万叛军背后河湟谷,仅两个月,五千卒驱使羌人五十万与烧当羌二十万决战,仅两个月,二十万烧当羌尽没。”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自幼熟读兵书,一开始时,他并未在意突然冒出的小子,可当一千骑全歼一万五千贼军后,就开始注意起董虎来,之后更是惊骇数十万人的厮杀,尽管数十万人的双方都是些老弱妇孺,与拿着锄头的农夫也差不了多少,可再如何,那也是数十万人的厮杀,是真正会死人的,大汉朝历经三四百年,这种规模的厮杀也没有几次。
看着所有人都不开口,知道朝廷早就对这件事情有了个定论,董虎成了河湟谷西羌的头领,没有遭受重创的韩遂领着的是东羌,双方是不可能信任的,韩遂每每弹劾董虎图谋作乱就可知一二。
当然了,相比韩遂,曹操更愿意相信那董虎,毕竟韩遂与北宫伯玉、烧当老王是主动造反的,董虎没问朝廷讨要一文钱粮,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十万羌人造反。
所有人都不开口,曹操叹气道:“董都尉虽越职擅动朝廷律令,但夏收时,亦向朝廷缴纳了田地赋税,只因他与那韩遂不和,不愿将田地赋税送往金城塞而已。”
“董都尉至今未有谋反迹象,纵然如桓大人所言,董部是另一个烧当羌,所据造反之地也仅一地,但我大汉朝疆域万里,只需清明朝堂,官吏无有贪污不法,将勇无有怯懦畏死,区区一狭小饥困之地,又如何可挡我大汉倾力一击?”
群臣纷纷点头,暗自赞叹曹操话语,别的还罢,最重要的是“清明朝堂”四字,只要干掉了贪鄙阉宦,区区一个羌人跳蚤,大汉朝抬手就能捏死。
大汉朝有绝对的自信,大汉朝几百年里,不知捏死了多少次羌人反叛,只要大汉朝不自乱阵脚,什么样的反叛不能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