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和刘表也不同意。王允是汉室忠臣,对汉室极其死忠和愚忠。他认为,这次刘范的僭越行为,早是让朝廷的威严扫地了。如果纵容刘范这样的‘乱’臣贼子,那以后效仿他的人,决不在少数。所以,王允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和刘范硬碰硬,也好震慑天下,让那些野心之辈都不敢再对朝廷如此狂悖。
身为宗室成员的刘表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他和王允都清楚,现在朝廷的兵力太过于弱小,但这些军队足够支撑朝廷逃出洛阳,前往山东地区避难。等朝廷从洛阳撤出来,撤到了山东,可以号令山东地区的世家大族们出兵,去讨伐刘范。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保留了朝廷的面子,又可以最大程度的向野心之辈和境外的蛮族彰显朝廷的力量,让他们不敢犯作‘乱’。
而刘宏想的则和王允、刘表不一样。他早盼望赶紧把刘范给请回去了。刘宏胆子小,生怕自己维持了这么些年的皇位会被刘范抢掉。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刘宏什么都能答应。而且,此时此刻,刘宏也根本不在意丢不丢朝廷的面子。在他看来,只要在谈判加一条,不准公开这一件事,谁都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是朝廷秘密关押人质;二是刘范穿凿关过于快速。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朝廷自然也不会丢脸丢到家了。
刘宏急于和西凉议和,所以赶紧催促其他那些不愿意谈判的大臣尽快准备好。王允和刘表都是愚忠分子,所以刘宏很轻易说动他们。而张让因为怕自己死,所以一直都不答应。刘宏其实也舍不得张让,所以答应张让,不会因为谈判而把他卖给西凉。张让这才罢手。
经过了朝廷长时间的讨论,刘宏这才下决心和西凉议和。但是还有一个棘手的事,那是该选谁去当这个全权代表。何进想去,袁隗也想去。最后,刘宏都没有选这两个权臣,而是选了太尉杨彪和车骑将军皇甫嵩去。
杨彪和皇甫嵩,一一武,各自代表了朝廷的官僚和军队两支平行的势力,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出公平,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为武双方争取共同的利益,有利于朝廷内部的团结。而且,杨彪善于与人周旋,也可以适当的妥协;而皇甫嵩脾气暴躁,可以震慑西凉。两个人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相得益彰。
朝廷决定之后,已经是这一天的傍晚了。接到朝廷通知的刘诞,面对杨彪和皇甫嵩这两个朝廷的大佬,不免有些紧张。生怕自己因为资历和经验不够,而在谈判输给朝廷。所以,刘诞建议,时辰不早了,不是谈判的时机,故而把谈判的时间推迟到明天。
其实仓促之间,朝廷也还没有想好谈判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底线,所以也有些没底。正好刘诞和他们有同样的难处,所以朝廷也很爽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