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东京汴梁城白昼如夜,无尽星光从苍茫天际降落,城中有金光升腾,遥相呼应。”
“星光和金光几欲交接时,却不知何故,如同银华火树般炸碎,光彩耀目,视之夺神。”
“而金光亦原路返回,没入汴梁城中,消失不见。”
这干办将那一日东京汴梁城中变故,向张三娓娓道来,听的张三头昏目眩,大叹自己没有眼福一睹为快。
说了半天功夫,干办才说到了正题上道,“那日惊变后,官家就召天罡地煞入宫,并负以重任,命之纠察京城……”
见张三一脸疑惑的模样,解释道,“所谓天罡地煞,便是前段时间,奉旨入京的豪杰们。”
“这些人以公孙一清道长为首,得令后在东京汴梁城里头,掀起了好大的动静。”
说到这里时,这干办突然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天罡地煞们频频出动,每次都能明察秋毫,出手时绝不留情,让诸多的牛鬼神蛇们,都叫苦不迭。”
张三却没有那么多的惬意。
他十分清楚,世间有光必有影,东京城的黑道组织,其背后都有朝廷中的权贵撑腰,哪里会如此轻易的认输?
干办显然亦深知其中的详情,收敛笑容沉声道,“其后便有乌台御使上书,说天罡地煞们办事不问缘由,行动粗暴,扰民清净,意图让朝廷收回成命。”
“官家却不为所动,反而为此斥责了那名上书的御使,说皇城司奉命办案,何须御使聒噪?”
“并让天罡地煞举出例子,证明了所办的人物,皆涉及到勾结北辽和西夏,还有吐蕃等大小番国。”
“遂让上书的御使遮面无颜而退,消息传出之后,沦为一时笑柄,堂堂御使,为市井小民所讥。”
张三听地张口结舌,面红耳赤,恨不得自己能够以身替代,成为天罡地煞的一员。
御使有闻风上奏的职权,官小而权重;皇城司为天子的耳目,不受三衙管制,所以素来为文官们厌弃。
因此自诩为清流的御使们,对于刺探监察百官的皇城司素无好感,时而上书斥责皇城司横行不法,博取名声。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时,天子迫于文官的压力,不得不为皇城司出声辩解道,“此辈本令专探军中事,若军中但事严告补之法,亦可以防变——不可废也。”
哪里知道,这一次天子竟然会训斥上书的御使,认为对方无事找事,无理取闹。
张三心思悠悠,更为神往不已。
“其余御使不忿同僚受辱,专门寻人暗中盯梢天罡地煞行事,想要找出他们的破绽,为自己邀名。”
“哪里知道公孙一清道长神通广大,做事并无半分差池,反而让百姓们皆连连交口称赞。”
张三想起被带走的武松,急忙询问道,“我奉旨邀请入京的豪杰,在城门口处,被公孙一清道长带走,可有什么干系?”
干办摇摇头,正色道,“并无干系,这公孙一清道长,乃是官家亲口敕封的通真虚寂真人。”
“他老人家神通广大,法力惊人,对于新入伙的同伴向来用心,所以才会出城迎接……”
张三嘴巴微动,想了片刻后,还是没有把那位公孙一清道长,近乎掠人的手段,告诉对此茫然无知的干办。
那位公孙一清道长,既然能够得到官家的敕封,显然是位简在帝心的重要人物。
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万一被误认为是想要诬陷道长,只怕后果严重到无法承受。
他放弃探寻的念头,顿觉心情舒畅了许多,谢过了干办的提醒,转身离开。
那日西太乙宫大战之后,因为世界胎膜外虚空中,九天玄女布下周天星斗大阵的缘故。
引地星力暴动,《水浒传》世界中的天罡地煞,呼应星力,引发惊人异象时。
赵福金出手抹平动静,才没有让东京汴梁城,差点被降落的无尽星力毁于一旦。
天子听说了西太乙宫的惊变,急忙派人查探情况时,才发现竟是奉旨入京的天罡地煞,和实力惊人的强敌对战引起。
他召集为首的“天闲星”公孙胜入宫,询问真相,意外地得知,当日没有奉诏的林灵素,亦在西太乙宫里头挂单。
赵佶又一次下旨让林灵素入宫觐见,哪知道林灵素还是不为所动,并且让使者转告赵佶,他入京的目的已经达成,不日即将离开东京汴梁城,请天子勿念。
赵佶闻言又惊又怒。
他身为大宋国的天子,被蔡京等谗臣整日阿谀奉承,已经有些渐渐迷失了心智,自觉乃是一等英明的雄伟帝王,何曾碰到过林灵素这样,又臭又硬的人物?
经过了徐知常,还有公孙胜的接连劝说之后,同时摄于林灵素修道者的身份,有一身超乎想抢的实力,才勉强没有发怒。
稍后迷你“黑龙”告知,和林灵素,徐知常,以及天罡地煞们,在西太乙宫中交手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有修道界中第一人之称,威震东南的明教教主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