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声音不是李少波的,是从摄制组那里传出来的。顺着声音出来的方向,只见一个穿着摄制组服装的大概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正在向韩子俊提问。
“小沈,你怎么能这样呢,快出去”整个摄制组的人师傅认识这个女孩,看来是工作人员。而伴随着这个突然打扰访谈进度的人出现,一些人却不由的有些愤怒了,刚才韩子俊制造出来的浪漫情怀绝对是温馨的。但是她这么突然冒出来,不是在捣乱吗。
在访谈进行到这么一个如此具有**性的地方,这个声音绝对是违背整个场合进度的。
伴随着这个声音的出现,一个同样穿着工作服的年轻人也伴随着出现了。只看他拉着那个女孩的手,正用力的吧他往外拉。激动的情绪可见一般。
与此同时,一些同为摄制组的成员们也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同事的忽然出现是何等的慌堂,然则却也在众人准备把这个女孩拉出去的那一刻。刚才引起所有人震惊的声音的主人,却出现了。
“先放开她吧,我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另外,导演给她一个镜头吧,我希望这段不要掐掉。借用这次机会,我刚好也顺便借这个机会,解释一下有关于我为什么从来不回复台湾粉丝,甚至刻意回避台湾这个话题的原因。还有听口音,你们这位小沈应该是台湾人吧。”
声音的不容置疑性是毫无疑问的,这也让场面的视角再次集中在了这次访谈的主角韩子俊身上。
而随着目光集中在韩子俊,却发现韩子俊在此时此刻低着头,脸上有些淡淡的琢磨不定的阴沉。
有了韩子俊的这番承诺,那个女孩仿佛语气也足了,就仿佛有了底气一样,对韩子俊又质问了一遍。
“你是台湾人吧,你的父亲也是台湾人,按理说你的成长如果没有台湾,你的父亲,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你啊。子俊,你为什么宁愿为你的女人扩大到一个行省。却不给自己的故乡一点优惠呢。此外,就像你刚才说的,你为什么从来不回复台湾粉丝的留言呢。你不知道你这样做,很让很多支持你的台湾粉丝寒心吗。“
“恩,提问提问的很好。我马上就给你解释。但是在听我解释之前,请听我先讲一个故事。”
韩子俊听到了女孩的致问后,鼓了鼓掌,回答道
“故事的开始,是在一九九七年的冬天,一个少年和一个母亲因为少年父亲的失踪,来到了台北寻找父亲。
而因为父亲欠债的缘故,他们身无分文,连到台湾的方式都是母亲跪下来向街坊邻居借的。
住的地方,在一家破落的不能在破落的小旅馆里,每天的钱花的不多,但是花的还是很快。白天孩子在旅馆里,母亲出去寻找。每天即使以最简陋的食物度日。十天过去了钱也渐渐的没了。母亲恳求店主在留他们几天。那位男店主却也算友好答应了。
但是也就是第二天,那家店的女主人来了。母亲恰好出去了。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那个少年的视野中,只看到那家旅店的女主人,直接叫了几个伙计把那个少年从里面扔了出来。扔在了坚硬的地上了。
而当时那个少年呢,因为平时吃不饱穿不暖,那天发烧发到四十多度啊。
就被这么扔在了大街上啊,少年是个很要强的人,他没有求任何人。但是衣服的淡薄却只能让他寒风中瑟瑟发抖。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小孩失去了意识,再次醒来母亲抱住了她。
但你知道母亲在干什么吗?她在大街抱着自己的孩子乞讨,用着最凄惨的声音,最无助的声音渴求好心人的帮助。
母亲的嘴角是干裂的,眼神是无助的。那样子那少年一辈子铭记。而更让孩子少年记住的是,整整三个小时,母亲的声音沙哑了,眼泪苦干了,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们。唯一得到的是什么呢。
很不幸的告诉你,他只听到了无数人对于母亲的嘲讽,什么类似于就这样还想装乞丐的风亮话,更严重的就是,一群人听不惯母亲的叫喊,拿着拳头对少年的母亲拳脚相加。
少年平常不哭,但是那天他哭了,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母亲那样过,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这样子。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依然没有一个台北人选择帮助他们,少年的生命危在旦夕。到最后如诺不是一个好心的旅台的韩国人,给予了孩子的最后的希望。那个十二岁的少年在九年前必然去世。
而这件事情以后,少年唯一对台湾的印象就是,台湾的冬天,人比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