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
三月的西湖,游人如织,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戏码。</p>
仅仅从这里来看,那是一点儿都看不出大宋王朝已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垮台的迹象。</p>
宋朝是儒家文化发展到最鼎盛的朝代,鼎鼎大名的宋儒理学便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p>
同样的,有宋一朝,也是华夏历史上最没骨气的一个朝代。</p>
对内,宋廷疯狂镇压义军,甚至那些并没有张罗着造宋廷反,只是主张武力对抗异族的文臣武将、民间义士,也都遭到了宋廷的血腥杀戮。</p>
比如,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将岳飞,又如南宋宁宗时代的首席重臣,平章军国事,韩侂胄。</p>
岳飞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人物了,也许老百姓还没有太过直观的感觉。</p>
毕竟,宋廷在这一事上,起初还是封锁的挺严密的,并一度往岳王爷身上抹了不少的黑!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大明白事情的真相!</p>
直到韩侂胄掌权后,为了收买人心,这才重新为岳飞正名,并大肆抨击秦桧的卖国行径!</p>
可惜的是,这韩侂胄自己,也没在台上蹦达几年,便疑似死在了抗金大业上!</p>
认真说起来,这个韩侂胄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抗金名将,这厮只是个政客而已!而且还是个权臣,属于那种连皇帝皇后都不咋放在眼里,想要一手遮天的主儿。</p>
韩侂胄抗金,并不是想解救生活在金人铁蹄之下的汉家百姓,也不是为了一雪当年的靖康之耻,而是想为了给自己捞点儿政治资本。以便稳固自己的丞相之位!</p>
因为韩侂胄丞相之位来路不正!是韩侂胄挟拥立之功,又使阴招暗算了自己的同僚,方才勉强得来滴!</p>
相应的,韩侂胄出兵抗金,也并没有启用那些一心为国的豪杰之士,而是用的其手下那一群大抵只懂得吟诗作对、背后阴人、阿谀奉承的文化人。</p>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p>
韩侂胄这面刚刚开始张罗伐金,还没等正式向宁宗皇帝请旨出兵呢,那厢金兵就已经受到了消息,开始挖坑设伏,准备收拾韩侂胄了!</p>
这却是因为韩侂胄手下出了叛徒,第一时间就把韩侂胄的小动作都告知了其金廷!</p>
结果,宋金两国刚刚开战没多久,韩侂胄就被早有准备的金廷揍了个灰头土脸,孙子一般地逃窜而回!</p>
眼见武力值比不过金朝。韩侂胄又很没节操地张罗着和金人议和。</p>
就在这个时候,一向主张给金人当奴才的礼部侍郎史弥远,暗中勾结和韩侂胄有怨的杨皇后,二人合作伪造圣旨,着殿前司公事夏震,领一票御林军趁着韩侂胄上朝之机,将其劫持到玉津园给宰了。</p>
随后,史弥远又派人把韩侂胄的脑袋送给了金廷。以息金廷的怒火。</p>
再加上割地赔款当孙子,南宋终于议和成功!</p>
而做为议和的首席大功臣。史弥远的官位也是节节上升,最终开始把持宋廷大权,对内残酷镇压抗金义士,并玩了命地盘剥百姓,甚至嚣张到了敢擅行废立皇子、皇帝的地步!</p>
在史弥远的强势镇压下,大宋朝野之间的抗金势力。几乎一度被杀到了行将绝迹的地步!</p>
剩下的那些家伙,要么就是事不关己,大隐于市,要么就干脆直接开始和金廷勾搭,图谋个荣华富贵啥的!</p>
总之一句话。抗金者死,卖国者生!</p>
这种大环境下,那些一向骨气不怎么硬朗的文化人,醉心于风花雪月,反倒显得不算是那么没有底限!</p>
就算人家只谈风月,也比史弥远公开的卖国强啊!</p>
也正是因此,虽然这些年宋金两国边境冲突不断,可这西湖边上,依旧是一片的歌舞升平。</p>
这日午后,一辆青漆小马车在濛濛细雨中驶出杭州城,向西湖方向行去。</p>
赶车的是两个人,左侧车轩上的一个,是名粗布衣衫的老人,右侧车轩上则坐着一名中年道士。</p>
老人中等身材,约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胡须有些斑白,可精神头不错,两眼锃亮,精气十足。老者一身的粗布衣服,上面还打着两块补丁,仿佛叫花子服似的,不过总体而言还算整洁。给人的感觉,应该算是叫花子当中的文明人了!</p>
而另一侧的道士,略微年轻一些,身材高大,一脸忠厚老实相,若非穿着道袍,一般人绝对会以为这厮是个寻常的老实巴交乡下人。</p>
虽是阴雨天气,可西湖便的游人却丝毫不见减少,反而到处都是各式的油纸伞,这儿一朵,那儿一朵,仿佛雨后的蘑菇。</p>
二人赶车的技艺都还不错,手中的马鞭不疾不徐地挥动着,赶着马车在游人之间穿行,倒是很有几分游刃有余之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