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而七漏,头上圩顶,顾得其名。”</p>
“鲁昭公九年,为方便回宋国祖籍祭拜,娶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以尽孝道。”</p>
“鲁昭公十年,孔丘二十岁,对于春秋诸国管理十分向往,经常思考治国问题,发表一些见解,这一年开始管理仓库。”</p>
“鲁昭公十一年,管理畜牧。”</p>
“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君主郯子拜见鲁国,孔子求教其古代官制,遂开办私人学校,成为大夏第一所学院。”</p>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在鲁国已声名显赫,有所建树,遂称三十而立;同年,春秋五霸之齐国君主齐景公带晏子出访鲁国,召见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问题,相谈甚欢,从此结实。”</p>
“鲁昭公二十四年,南宫敬叔学礼与孔子;孔子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聃,虚心求教。”</p>
“随后数载,鲁国内乱,孔子来到齐国,深受齐景公赏识和厚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年在齐国听乐,三月不知肉味。”</p>
“齐国大夫想加害孔子,齐景公老矣坐视不管,孔子于是逃亡到鲁国,目睹晋国灭亡,认为礼制法度紊乱乃是根本原因。”</p>
“鲁定公十年,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十三年,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周游列国,从此带着门生开始了儒家创立的艰辛之路。”</p>
说到这里,叶苏怔怔看着空中这位白发老者,无线感慨,空中虚影双目依然紧闭,头顶开始出现了一封封竹简。</p>
“孔夫子前半生仕途坎坷,仍然不放弃游学劝说,心怀苍生,兼济天下,是以儒家学说得以创立。”</p>
忽然之间,语气增强,句句雷鸣滚滚,字字惊天动地。</p>
“周王无道,诸侯林立;春秋始,礼法崩。夏人殡於东阶,周人於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鲁哀公十六年,孔子仙去,时年七十三。”</p>
“天下无道,君王混战不休,孔子学说主张,竟无一国采纳;然秦汉后世,无不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p>
“设立私塾,讲经授课,弟子三千,开大夏先河,尊师重道始;”</p>
“构筑完整的道德体系,以仁义礼为核心的儒家体系;以立人级为旨归,天地人融会贯通;人道中庸,适之以变。自此,人道、制度、秩序的学说成为我大夏数千年以来的根本。”</p>
“有类无教,创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于学校教育的垄断,自从以后,我大夏无论出身贵贱,人人都有书读。”</p>
“学而优则仕,君子从政,则天下大治,自从以后我大夏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入仕为官,报效祖国,殚精竭虑,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惊才绝艳的读书人。”</p>
“学而知之,不耻下问,自从以后我大夏人人虚心求学,遨游于知识的天空,徜徉于学问的海洋。”</p>
“心怀天下,一生所求,我大夏天下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p>
“于是,无数先烈,为了大同社会不懈奋斗,我大夏此刻所有的努力,先辈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p>
“后世评价:孔夫子乃我大夏千古圣人!”</p>
叶苏讲到这里的时候,空中孔圣人双眼渐渐睁开。</p>
“天不生至圣先师,大夏万古如长夜!”</p>
“大夏后世子孙,见过孔圣人!”</p>
声如惊雷,震天动地,双眸之中透着一股坚定之色,眉宇之间满是浩然正气!</p>
忽然,</p>
虚空之中,白发老者,双目完全睁开。</p>
“天下大同否?大夏百姓幸福安康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