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终于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殿中所有大臣的脊后都出了一层的冷汗。边令诚的这份密奏居然是这样的内容,竟然是猛烈攻击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一封奏折。而攻击的理由也让人心惊肉跳:蓄意弃守洛阳,畏敌怯战,违抗圣旨,诋毁圣上,别有用心。这几条只要有一条成立,便是砍头大罪,特别是在目前这种险恶的局势之下。
诸位都听清楚了么边令诚据朕所知是个说话老实从不浮夸之人,为人也谨慎小心,否则朕也不会将他派去大军督战。然则对于边令诚上奏之言,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玄宗面色冷峻,沉声说道。
群臣相互对视,无人开口说话。连杨国忠也没有说话,因为他还没弄明白玄宗的态度,所以他准备暗中观察一番。
玄宗眉头愈发皱紧,扫视群臣,将目光盯在了陈希烈身上,沉声道:左相,你最近对国事从不发表意见,每上朝皆沉默以对,朕不知你心中所想。你是大唐左相,这等大事当有些见解才是,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左相陈希烈身子一抖,战战兢兢的上前数步,开口道:陛下,这个老臣老臣其实对此事没什么好说的。
玄宗不满道:人人心中一杆秤,怎么会无话可说你这左相是怎么当的,糊里糊涂的。
陈希烈咳嗽两声,鼓足勇气道:陛下真要老臣说么
这是国家大事,朕难道会随口一问么玄宗道。
好,那老臣便直言了。陈希烈终于鼓足了勇气开口道:陛下,臣认为这当中恐怕有些误会。高仙芝乃我大唐名将,这么多年来驻守西域之地,开疆拓土,百战百胜,功勋卓著。此人为人淡泊,洁身自好,素以雅名而播于天下。虽然为人有些高傲,说话有时候过于狂傲,那也是天纵奇才自有自傲之本,本心之中,高仙芝乃大唐忠臣良将。当此国难之时,陛下当用人不疑,切莫因为一些无妄的猜测而动摇军心。老臣以为边令诚这份奏折不该写,徒然动摇军心,并有挑拨诬陷之嫌。此事的实情,还需派人去调查才可定夺,绝不可因一面之词而造成不利之局。
此言一出,很多官员都纷纷点头,他们也认为边令诚这奏折过于捕风捉影的猜忌,很多指控显然是有些臆测的过分了。
哦没想到你陈希烈心中是这么想的。那么朕问你,高仙芝遵照朕的旨意夺回洛阳了没玄宗沉声喝问道。
这个没有,洛阳失陷,这是事实。陈希烈慌忙道。
他此刻的兵马又在何处
在潼关驻守。陈希烈觉察出玄宗的口气已经不太对劲了,心中越发的慌乱。
既然这两条是事实,高仙芝违背朕的旨意是否是诬陷玄宗喝道。
这个倒不是诬陷,不过领兵打仗时,将帅当审时度势
住口陈希烈,你好糊涂啊,高仙芝和封常清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为他开脱他虽战功卓著,有功于大唐,但那又如何安禄山不也曾有功于大唐么难道我们倒要为安禄山开脱不成高仙芝和封常清不尊陛下旨意夺回洛阳,反倒畏敌退守潼关以求自保,这难道还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么杨国忠突然打断陈希烈的话语,厉声责问。
群臣一片愕然,原来杨相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高仙芝和封常清恐怕处境要不妙了。
杨国忠一副义正辞严的模样,眼角的余光看着宝座上的玄宗露出欣慰之色,知道自己此时的话正合玄宗之意。无数次揣摩玄宗的心理,这一次又成功了,自己可以说对玄宗了如指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