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昭君的出现,这可是天赐良机,徐福是深爱着结子,王昭君是结子的转世,深爱她的徐福一定会来找王昭君,只要王昭君待在他的身边,他就可以以王昭君为诱饵,逮住徐福这一个长生不老之药。
呼韩邪对元帝说道:“我就是要这一个女人。”
元帝看见呼韩邪选了王昭君,不禁摇摇头:“这一个女人长得虽然美,但是她的额上长了三个大痣,是一个克夫的女人。单于王,你还是另外找一个女人吧。”
呼韩邪大笑:“你们中原的迷信风俗,在我们匈奴可是不吃这一套,我就是喜欢王昭君这一个女人,陛下你就把这一个女人赏赐我吧。”
“既然单于王如此的说,我大汉就用王昭君与匈奴和亲,王昭君就将是你单于王的妻子。”
十七岁的王昭君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真是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然而王昭君并没有受到汉元帝的垂青。
汉元帝每年都从全国各地挑选秀女入宫,经年累月,人数已近三千人。乱花渐欲迷人眼,怎么才能临幸到最美丽的美人呢?汉元帝让人把待诏宫女制成图像,随时把美人图挂在身边,闲暇时便细细品评。
西汉后宫有严格的编制系统,元帝在前代后宫十级的基础上,扩大为十五级,级别不同,待遇也有差别。昭仪位比宰相,爵比亲王;婕妤位比上卿,爵比列侯,最后一级的待遇也比宫女高得多。
宫女是没有品级,没有进入编制的,因此很多宫女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千方百计地挤进编制之中,而最佳的路径,就是得到皇帝的宠幸。
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画像上的丧夫落泪痣时,以为她是个不吉的女人,便将画像扔在了一边,王昭君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觐大汉天子,汉元帝大摆筵席,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席间呼韩邪单于提出了愿为之婿的请求,汉元帝本想送一个真公主,但金枝玉叶谁愿意前去呢?于是暗中传旨后宫待诏宫女:“有愿意嫁到匈奴去的,朝廷以公主对待。”
后宫的宫女听说要离开本土远嫁匈奴,都不乐意,因为宫中流传着细君公主的故事。汉武帝时,朝廷为了联络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远嫁给乌孙王昆莫,昆莫当时已经年迈,夜晚独居在外帐中。
细君悲伤远嫁,又面对老夫,再加上语言不通,整日悲愁哭泣。她作《黄鹤歌》一首向汉武帝告哀:“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汉武帝写信劝她以国事为重,后来昆莫死去,细君公主要求回归大汉,汉武帝又传旨让她依照当时的风俗嫁给了继立的君王。
昭君当然知道细君公主的事,但是她更了解普通宫女的愁苦。在后宫,为后为妃的高高在上,富贵冲天,宫女则命贱命薄、如蚁如纸。自己入宫已经有一年了,至今未能出永巷一步,仍然是一个宫女。
书烛银台旁,宫槐月光下,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永巷离皇帝的寝殿并不遥远,每天玉辇经过,丝弦管响,每夜歌舞不绝。她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咫尺天涯,什么是那种不堪的境地了,那是令人万般无奈,柔肠寸断,悲怨似海的境地,永巷内不断有宫人发疯和自杀的消息传来,既然呼韩邪单于选择了她,她愿意接受这般的命运。
“远嫁匈奴即能保大汉和匈奴安居乐业。”想到边境兵荒马乱、妻离子散的场景,王昭君心跳加速:“不枉我知书达理,不弃我天生丽质,我要远嫁匈奴为民造福。”
当呼韩邪单于牵着王昭君的纤纤玉手出现在订婚仪式上的时候,汉元帝眼前顿时一亮。竟然有这样的一位美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稍露一丝幽怨;一头秀发云鬟雾鬓,更显得万种风情。她的出现,使得汉宫所有嫔妃为她失色,汉元帝脸色立即变得铁青。
他不停地在心里自问:“后宫怎么还有这样绝色的女子?我为何还不曾临幸呢?”他强打起精神,主持完订婚的仪式。
汉元帝回到内宫,立即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找出王昭君的画像细细地端详。模样虽然有一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的可爱,而粉颊秀靥的额头之上,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三颗黑痣,这完全是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