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日军的暴行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六周,在大屠杀中至少有二十至三十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的纵火和抢劫,以致南京城被毁了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八月在上海展开了淞沪会战,战争的初期,日军在上海久攻不下,日军进行了战役侧翼机动包围,使得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因此急转直下,十一月蒋氏下令全线撤退,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上海被日本占领之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开始准备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太过于仓促,后方的国防工事交接发生了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
北路日军的主力一路顺利地到达南京,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的保卫战,十一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十二月日军攻占江阴要塞,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展开。
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的水上屏障因此失守。日军发起了总攻击,唐生智下达突围与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十三日日军攻入了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南京大屠杀。
中国统帅部共调集了约十三个师又十五个团共十万多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的士兵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的士气相当的低落,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又大多没有完成军事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氏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了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三十六师封锁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个破釜沉舟的命令却给后来的战事埋下了十分惨痛的悲剧。
政府机关与学校纷纷地迁往了内地,有很多的市民也逃离了南京,但估计还有五十多万人留在南京市区里。
日本在上海战场苦战了三个月,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日本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因为顾虑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等人主张不扩大战事。而日军战地指挥官却强烈要求进攻南京,柳川平助的第十军无视参谋本部的命令,决定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
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的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的解决,要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尽快地攻占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