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人杰。
这是刘鑫对刘备和公孙瓒两人的评价,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评价,这让刘备与公孙瓒如何不感到欣喜若狂?
毕竟能被如今炙手可热的刘鑫如此评价,而且刘鑫也不可能会随口胡言,那么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刘鑫真的认为刘备与公孙瓒日后有机会成为一时人杰。
而一时人杰这样的评价,就代表着刘备与公孙瓒日后至少能够成为一地太守,甚至一州刺史这样的级别。
当然了,刘鑫其实也是没也有说实话了,毕竟刘鑫总不可能告诉刘备,他日后能够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吧,何况现在益州都已经成为刘鑫的地盘了,所以刘鑫也总不可能把益州送给刘备知道吧?至于告诉公孙瓒能够称霸边塞?刘鑫担心公孙瓒会被自己说的一时上头,然后直接在边塞起兵征讨异族,然后就死在战乱之中了。。。
所以,刘鑫想了想以后,才决定给出这么一个“一时人杰”的评价。
不过说到底,这么一个评价实在是有些“假大空”了,有一种非常敷衍的感觉,就像别人再问你今晚上想吃什么的时候,你直接回个话说自己“随便”,那么这里的“随便”又是指的是什么,足以让问话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你了。
所以刘鑫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一时人杰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结果罢了,不过伯圭和玄德你们两人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是取决于你们以后在某些方面做出的决定了,毕竟你们的人生也不是本王能够一言以断之的,当然了,本王有一句话还得提醒你们,伯圭,你日后一定要记得这么一句话——勿忘初心,方能始终,有时候还是以和为贵。”
公孙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毕竟刘鑫的这句话是说给至少几年后的公孙瓒,所以这个时候的公孙瓒对于刘鑫的这句话也是不甚了解的。
而刘鑫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希望公孙瓒能够记住现在的自己,不要在日后的战乱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也不要再次与塞外异族处于不死不休的境地,本来能够和平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成不死不休的境地,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公孙瓒这次别要再把刘虞给杀了,毕竟刘虞可是一个汉室宗亲,一地太守,公孙瓒这么做无疑是在谋反了,要不是在当时的大汉已经陷入了内乱之中,大汉朝廷已经无暇再顾及这边塞地区的公孙瓒了,所以才放任公孙瓒在塞外继续瞎折腾。
而刘鑫对于刘虞这个“远方亲戚”,刘鑫还是挺有好感的,或者说是现在大汉老一辈的汉室宗亲——也就是刘虞,刘焉,刘表等人了,这些汉室宗亲的能力都非常不错,不过他们的儿子就都是一群草包了,败了这些汉室宗亲们留下的丰厚家底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老一辈的汉室宗亲中,喜欢搞事情的人也不少,比如刘焉想要在益州自立为王,而刘表的心态也是摇摆不定,只有刘虞还算是一个真正的大汉忠臣,而且刘鑫也对刘虞可是十分佩服的。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汉室宗亲,刘虞在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并且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而且成效显著,当时候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都愿意接受刘虞的想法,本来大汉边塞地区可以因此达到长期的和平状态,但是由于刘虞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一向看不起异族的公孙瓒自然是对刘虞的计划表示反对,并且在公元193年,刘虞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纠合了十万人的大军去进攻公孙瓒,结果兵败之后被公孙瓒的使者段训斩,并且还被人送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经担任过光禄勋,父亲刘舒也曾任丹阳太守,所以刘虞一开始是通过举孝廉而担任曹吏一职,很快就因为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之后便因为累积政绩被迁为幽州刺史,而刘虞在担任幽州刺史期间,不仅在幽州地界的百姓对刘虞多加称赞,更为难得的是刘虞此人在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之间也有崇高威望,甚至达到了能够让这些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随时向刘虞朝贡,而且也不敢随意侵扰大汉边境,而百姓们也在传唱歌谣以赞颂刘虞的功德,不过刘虞也在这之后因为一些公事而被免官,赋闲在家。
不过到了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生的中平元年,东汉末年这个时期的出点(一般都认为东汉末年的开端就是中平元年的公元184年,在这里才能使用东汉末年这个称呼了),当时因为黄巾起义的爆,一开始势如破竹的黄巾叛军攻破了冀州诸郡,于是朝廷任命当时还家中休息的刘虞为甘陵相,毕竟刘虞深得民心,负责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是再好不过得了,而刘虞也算是不负众望,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久之后刘虞便被升为了宗正一职。
宗正是九卿之一,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也就是皇室族谱了,然后以分别这些皇室宗亲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并且还会在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的世谱,而在按照汉代开始确立的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进行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然后由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而且当同姓王犯法的时候,宗正也可以参预审理,如在西汉时衡山王、江都王等王爷有罪时,皇帝曾派宗正协同其他官吏承办这些案件,而且宗正以及宗正以下的从官都是由皇室宗亲担任的,所以刘鑫估摸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在离开洛阳之前,很有可能与现在的大汉宗正见上一面,毕竟刘鑫也得正式加入大汉族谱了。
而到了公元187年,黄巾起义的声势已经彻底覆灭的时候,前中山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一族进行联盟,开始动叛乱,带兵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掠夺百姓,杀死了当时的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手中部队一时之间达到了十余万人,屯住在肥如,张举还自称为自称为“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而且还十分膨胀的传书到大汉各大州郡,说是要代替当时已经腐朽不堪的汉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