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医道无涯> 第二百四十九章:两个政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九章:两个政策(2 / 2)

“林主任。西铁路这个项目我认为要早点批下去。这段铁路将是正在建设地渝铁路地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链接西南和西北。天堑变通途啊!”

见林海放下文件。刘成笑呵呵说。他显然对这个项目很看好。

林海微微点头,微笑道:“恩。看来青西省是在争分夺秒了。”

刘成走后,林海就将十大工程地评估报告放到了一边。从公文包里将青西省世纪初开始实施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地报告来看。

“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了四年。“退牧还草”则是从去年启动地。两项工程每年国家拨款近6亿元。两项工程都是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

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现金20元,还生态林的至少补助8年,还经济林的补助5年,还草的补助2年。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想要遏制青西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还要继续持续下去。这是项长期而艰巨地任务,短短几年时间很难见到大地成效。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但这两项政策所遇到的的困难,也是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明白的!

退耕区多属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平川谷地很少,在调查的市县平地多在10以下,山地和丘陵地占90以上,这种自然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以高海县为例,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7740公顷,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86,年侵蚀模数8900~22000吨/平方公里,年流失肥土19573万吨,全氮含量约46万吨碳铵,速磷含量858吨过磷酸钙[1]。水土流失使退耕区的耕地变得更加贫瘠,粮食平均每市亩产量只有150斤左右退耕区另一个对人口生存影响较大的普遍现象是干旱。以祁市为例,大部分地区春旱每2~3年一遇,夏旱每3~5年一遇。而且旱灾发生的频率变化是由低到高,逐年增多。1571年到1670年的一百年中,共出现29个旱年,机率为29,其中大旱年10个,机率为10;1871年至1970年的一百年间,共出现过33个旱年,机率为33,其中大旱年13个,机率为13;1951年至1974年的24年间共出现过11个旱年,机率高达458,其中大旱年4个,机率为167。据有关史料记载,祁市境内连续干旱三四年甚至四五年也是常有的事[2]。1990年至1998年的8年间,共发生旱年6个,机率达50。1996年至1998年的三年大旱,粮食减产五成以上,许多农村几乎颗粒无收。1998年的大旱灾使方山县81万人全部返贫,返贫率达100。

由于连年干旱,退耕区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山区村庄水源枯竭,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五寨县的峰子头村,深沟中的泉水由于天旱已枯竭两年,人畜吃水全靠在10公里以外的县城拉水,每车65吨,120元。如果家里养有牛羊的,一年差不多需要10车水。不少家庭都承受不起。

这是实际的困难,所以林海更希望地是这些工作能有人竭尽全力地去推动。(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