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双倍月票,求朋友们支持。╔ ╗89
张大彬接到叶之然布置的“私人”性质的任务,当即向交警支队请假。
从部队复员后,张大彬跟着叶之然总算混出了些人样,又成了家。从马艳丽这层关系来说,他和叶之然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马艳丽和叶之然的关系别人不知道,他担任叶之然的专职司机多年,多多少少还是猜得到一点的。
对他来说,服从叶之然的命令几乎成为条件反射。
出发前,他细细地考虑了一遍。
任务不难,但要做好也不容易。第一点,叶之然要求他做到人不知鬼不觉,不能露出蛛丝马迹,张大彬觉得自己能够做到;第二点,深入到诸周县群众中了解绍诸公路建设项目过程中的不正常事件以及群众的看法。叶之然没有谈具体的人和事,所以,这是个开放式的任务,要做好全靠他的悟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张大彬无法确定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有四个字:尽心尽力。
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他准备了一个很好的身份。╔ ╗
老张家有门祖传下来的手艺,是腌制皮蛋。老张包括老张的先辈都曾走乡入户地做过“皮蛋客人”,挑着腌皮蛋的工具、材料给百姓腌制,收点加工费。张大彬也会这门手艺,可以像模像样地扮作“皮蛋客人”下乡。
这天,他一大早从省城出发,坐车到了诸周,就挑着腌皮蛋的担子到环城乡的农村。
江南的农村,河道密布。而在诸周县,除了水多,还有山多。风景比北方好得多。
在农村,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经常有卖货郎出现。这些卖货的客人,既收钱也收货物。以货易货,主要收破衣服、破布、棉花、废铁等,而出售的东西主要是麦芽糖。
自然,这是小孩子的最爱。
远远听到村头传来卖货郎的拨浪鼓声音,小孩子们就蜂拥而出。从家里翻出旧货到卖货郎那里换糖吃。
八十年代之后。卖货郎很少出现了,主要是赚不了几个小钱,难以维持生计。不过,偶尔还是有爆米花的客人。算命先生,还有腌制皮蛋的客人出现在村庄,依然是小孩子们追逐的对象。╔ ╗
张大彬挑着货担出现在环城乡农村时,一大群小孩子围上来打量。村子里来了个做生意的人一向很招人注意。
小时候,张大彬也曾跟着父亲做过这种生意。属于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人。他取出家里传下来的那把破旧拨浪鼓,举在手里摇了摇,老着脸皮喊道:“腌皮蛋了!腌皮蛋——”
呵呵,蛮有架势。
一群小孩跟在身后学他的声音喊:“腌皮蛋了!腌皮蛋——”
他再喊:“腌皮蛋了!腌皮蛋——”
小孩子喊:“腌皮蛋了!腌皮蛋——”
走到村子中间的打谷场时,一位五六十岁的妇女问道:“客人,你这皮蛋怎么腌?”
张大彬听得懂农村的习惯用语,知道这是在问价钱,回答道:“大婶。一毛五一个。”
“太贵了,一毛钱一个吧,我腌二十个。”
张大彬笑道:“好嘞,你是第一个客人,开门生意优惠一点。╔ ╗就一毛一个。”
走到这家人家的廊庑,取下工具,戴好手套,准备给她腌皮蛋。
农村家庭一般都养些鸡鸭。鸡蛋除了炒菜,还用来腌制咸蛋。因为方法简单,农村人自己都会腌制;皮蛋一般是用鸭蛋腌的,因为要用到强酸,农村人一般都不自己腌制。
等腌完这二十个蛋,村子里陆陆续续有妇女提着篮子走来,就在这家人家的廊庑摆开篮子,排队等张大彬腌制皮蛋。
四、五个妇女边等边坐着聊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嫂问道:“客人,这么年轻做皮蛋客的可不多见,你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啊?”
张大彬随口说道:“不一定的,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赚三、四十元。”
“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你哪里的?”
张大彬笑道:“我家在嘉南市。”
“喔,那倒是蛮远的,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嘉南的地方我都走遍了,所以到绍安来做做生意。╔ ╗”张大彬从容答话,随后话锋一转,说道:“诸周县建设得很好啊!别的不说,光说这条绍诸公路,喝!修得宽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