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伯格这次是吸取了教训,他的新作《大战》论场景规模、论特效精彩程度都和这部《变形金刚》差不多,但是其中演员个个都是大牌,结果,斯伯格心痛地花了2.5亿美元,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市场反响。
其实,对于以特效为主的电影,明星的作用微乎其微。现在回过头来看《大战》这部电影,如果当初主角不用汤姆斯,其他演员也不用一线明星,而改用一些二三线明星的话,票房不会有大影响,而投资可以少掉1500万美元左右。
所以这次斯伯格早在三年前就将挑选演员的目光放在了新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在梦工厂处于冉冉上升阶段的新星,要价不高,演技不错,人气不低,实乃特效大片的首选演员。
一开始陈枫完全符合这个条件,虽然他的身价已经跻身梦工厂一线影星的行列,但和他的人气、票房号召力相比,在他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绝对物有所值。
但陈枫前年在梅思诺捧起影帝奖杯,这个突然的变故让斯伯格措手不及。在反复考虑之后,他还是决定继续让身价已经往上涨了一大截的陈枫担任主演。双方很快就达成协议,陈枫同意以1700万美元的片酬出演该片,而这个价格在所有男演员中也算排的上前三了。
媒体纷纷猜测,陈枫以这样的“低价”出演本片,斯伯格的“面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亿美元的预算中,斯伯格要求迈克尔-贝将所有演员的片酬总额控制在2500万美元之内。光陈枫一个人就已经占去了打头,剩下的800万美元中,女主角维尔斯又花掉了400万美元,剩下的这点钱,迈克尔-贝只能是精打细算,影片中剩下的角色里,观众看到的基本都是十分陌生的脸庞。
陈枫加盟。《歌舞青春》以及《黄昏》的银幕组合再度聚首,还有变形金刚的粉丝们对影片的种种猜测,从制片方公布的影片制作计划之后。媒体上对有关《变形金刚》热门话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尽管外界猜测不断,但剧组内部的口风甚紧。迈克尔-贝和剧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签署要求苛刻的保密协议,而作为影片的两位主演。陈枫和维尔斯在合开场合也很少谈论这部影片。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变形金刚》应该是属于一部带科幻性质的动作片,而迈克尔-贝就是以对现场特效的精彩呈现而著名的。他是如此地执着于、且擅长于现场特效,以至于在他那部票房失败的科幻题材影片《逃出迷幻岛》中,最精彩的片段居然还是传统的街头追车。
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迈克尔-贝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风格,他认为现场特效与科幻内容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前者实际上更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感。在《变形金刚》的拍摄期间,迈克尔-贝依旧坚持能不用数码特效的部分就坚决不用,转而靠传统的爆破和模型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目标。
在迈克尔-贝的电影里肯定不能少了爆炸的场面。虽然梦工厂在火焰、火花、冲击波、重力引擎、碎片、烟雾等一整套数码特效制作技术都比较成熟,完全有能力制造出相对真实的画面,但一来很难完美,二来要无限逼进完美就得无限花钱。所谓“百尺竿头更上一尺”,做出水准之上的特效画面对于工业光魔来说不成问题。但要做出超一流的、打破人们想象的梦幻画面,其成本将会呈几何指数的增加。
作为对比,传统的现场特效中,爆炸效果的可控度已经大大提高,足以按导演的要求完成各种效果。从自己的风格角度出发,迈克尔-贝的选择很明智。
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影片的逼真效果。在这部完全以数码特效技术合成“变形金刚”画面的电影中,迈克尔-贝还是在部分场景的拍摄中使用了模型。
梦工厂资深模型特效与化妆特效工作室knb,为《变形金刚》制作了10个金刚们的大型模型,除了“大黄蜂”整体之外,还包括擎天柱的头部、威震天的腿部,以及眩晕的脚掌。大型精细实体模型主要是为特写镜头准备的,特别是在动画场景不多的情况下,它能在节省“虚拟背景绘制”和“数码合成”的麻烦的同时,传递更多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
为了完成导演迈克尔-贝的设想,片中的演员不仅要冒着很大的危险进行实地拍摄,而且剧组的现场特效小组也是绞尽脑汁,他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帮助导演实现他脑子里那些疯狂的想法。
但是拍摄狂派机器人“路障”在废车场追逐男主人公这段戏的时候,特效小组却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为此,迈克尔-贝发了很大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