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第一五四章 若水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四章 若水北上(2 / 2)

“不知樊公子可认识赵德昭?”

“赵德昭”樊若水听人提起过赵德昭这个名字,只是当时他一心在于科举。倒也没有留意,只好答道:“学生对这个名字甚是耳熟,只是不知道此是何人?”

周宗马上想起当时赵德昭化名为“李平”。看来还没有告诉樊若水真实地身份,于是改口道:“樊公子可认识李平此人?”

樊若水此时也想起李平离开自己家后去了司徒大人府上当了下人,于是点头道:“李贤弟曾经在我家住过几日。后来听说到大人府上作了下人。上个月李贤弟曾到过我家,言已经在大宋入朝为官了。”

“那就是了”周宗确定之后好奇地问道:“不知公子是如何和李平此人认识地?”

樊若水不知道司徒大人为何只是与自己说李平,但是既然司徒大人询问,他也不好隐瞒,于是就将自己父亲当年救下赵德昭的事情说了一遍。

“什么,他竟然曾经被人追杀并掉入江中?”周宗实在是想不到大宋皇子还有此等经历,现在他终于明白当年赵德昭为何隐瞒自己的名字,行事那么的低调。

看着周大人如此紧张。樊若水也担心道:“请问大人可是李贤弟出了什么意外?”

周宗此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失态,坐下后看着樊若水道:“老夫向今次主考科举的潘大人和韩大人询问过了,公子才学优异,本是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樊若水听得周宗地夸奖,好似千里马遇到伯乐,不甘心地问道:“既然大人也说学生才可堪用,只是为何学生今次还是……”说道此,樊若水已经无法说出口了。

“唉。”周宗明白落榜对樊若水地打击,叹气道:“造化弄人。樊公子还要放宽心啊。”

樊若水听得一头雾水,问道:“学生自治驽钝,不知大人可否对学生明言?”

周宗不答反问道:“公子对如今的天下局势可有认识?”

樊若水更加奇怪,不知道自己落榜和当今天下局势有什么关系,但是既然周大人相问,他也不能不答,此时却像是向夫子表现自己地学识一般,樊若水尽力道:“学生虽然一介布衣,但也同一些朋友论过此事。当今大辽雄踞边疆,对我中原虎视眈眈;大宋崛起中原。大有并吞八荒之志,其他各国只能是静待天命而、苟延残喘……”说到此,樊若水想起还有自己的朝廷,便不敢再说。

周宗听了樊若水这番话,虽然知道他说的都是实情,但是也忍不住摇头。樊若水只是一个学子,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政治,也没有在朝为官的人指点,是以说话很是直接,这要是被冯延鲁或钟谟之流听见。肯定是要入狱的;即便忠诚如潘佑、陈侨之辈,肯定也是会严加训斥。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周宗察觉到樊若水的紧张,出声道:“公子所言虽然属实,但也有夸大片面之词。此话日后万万不可乱说,小心祸从口出啊!”

从未有人如此关心挂怀过自己,樊若水听了感动万分。恭谨地说道:“谢大人关怀。学生谨记。”

周宗继续说道:“既然你也知道大宋如今对天下大有觊觎之心。朝廷必然要小心防备。你之落榜就在于此了。”

樊若水此时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结结巴巴地说道:“大人。你这是……这是……学生落榜……落榜与大宋…大宋有什么关系?”

周宗也觉得没有必要隐瞒樊若水,叹道:“你也许不知道,你口中所说的那位李贤弟,正是当今大宋的太子赵德昭。”

“你说什么?”樊若水惊得目瞪口呆,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樊若水地反映都在周大人的意料之中,他接着道:“前几日李平,哦,不,应该是赵德昭,赵德昭前几日拜访于你,朝廷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相识地,但是现在大宋和我朝正处在微妙的时刻,朝廷不得不防啊。所以,你之才学本是可用之人,但是为了朝廷安全计,你只能落榜。”

虽然不相信,但到了这时,也容不得樊若水有任何的怀疑。他委实没有想到大宋的太子能够沦落到自己家中。想起当时赵德昭身边的护卫,他渐渐有了名目。

“既然朝廷相疑。学生日后该当如何,还请大人指教?”樊若水忽然变得聪明起来,既然周大人能把自己落榜地真相告诉自己,那么必然就不会坐视不理。

周宗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朝廷是不敢任用公子了。以目前的形势看来,公子只有两条路可走了。”

“学生请大人赐教。”樊若水起身鞠躬道。

“第一,自古士农工商,公子既然不能入朝为官,不妨可从事别的产业。范蠡辅佐越王称霸之后浪迹天涯去,陶朱公之名也是名垂青史。”说到此。周宗停下看着樊若水,见到樊若水没有任何变化,接着说道:“第二,公子既然与赵德昭熟识,又有一身才学,不妨投奔大宋,也可在朝为官,造福一方热土。”

樊若水本没想到这些。听到周宗让他投奔大宋,忍不住道:“学生世代居住在江宁。本是我南唐(大唐)之人,怎可投奔大宋?”

周宗知道此点也是颇为难为樊若水,但是为了他考虑,仍然劝说道:“自古良臣择木而栖。隋末魏征先随李密,后跟太子建成,最后终于辅佐太宗建立贞观之治。韩熙载大人也是北方人,不也在我朝为官吗?只要能够造福天下百姓,在哪里做官都无妨。”

“真倒霉。还以为他能考中进士,以后我们可以沾光呢”

“是啊。亏我杀了一只老母鸡给他熬汤了,还不如给我那傻儿子呢”

“祖祖辈辈都是打渔的命,还非要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白日做梦啊”

从司徒府里出来已有多日,樊若水知道自己不能中举并非是自己才学上地问题,而是朝廷不敢录用自己。自此也就断了读书的念头,想着周宗给他的两条出路,这几日他漫步在村子里,心中却是想着自己该如何抉择。

他自己没想那么多,但是村子里的乡里乡亲们听说他落榜的事情。倒也风言***地嘲讽起他来。一日两日倒也无所谓,但是时间长了,樊若水便再也无法忍受了。

想到村民地白眼,想到父亲一辈子的辛苦,想到自己不论春夏秋冬的苦读付出,若是自己就此放弃。那岂不是对不起父亲。也对不起自己?管他什么我朝、宋朝?自古多少朝代更替,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何必为这个先不信任自己,先放弃了自己的朝廷效死?

樊若水相通了之后,便想投奔汴京。但是此时他高傲的性子又来了。虽然他知道凭借自己和赵德昭地关系,自己到了大宋入朝为官肯定不会有什么难处。但是他却也不甘心就这样靠着关系当官。他一定要为赵德昭带去值得让自己为官的见面礼。

经过多日的思考,他想到大宋最终还会攻取江南地。但是大宋若要攻取江南,如何渡过长江必是一个大难题。若是自己能够解决大宋渡江的难题,那岂不是大功一件。想到此,他便开始动起手来。

樊若水虽然没有像自己地父亲那样日夜在江上打渔,但也跟着父亲在长江上游荡,因此对长江渡口、圩堰、关卡、要塞等也比较熟悉。经过一番认真地考察和周密地分析比较,他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为狭,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然而又一想,采石矶江水涛涛,在这样地奇险之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要架桥,不仅要事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而且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但采石矶乃是南唐的军事重镇,若要想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测量江面,建造浮桥固定物,自然不能公开行事,只能设法暗中活动。

于是他想了办法来到采石广济教寺当了一名和尚。广济教寺位于牛渚山南麓,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是江南远近闻名的一大禅寺。樊若水来到这里借住和尚的身份掩人耳目,以利于他考察采石江面而已。樊若水自此经常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下图纸,标上记号。有时他还以垂钓为名,划着小船,带上丝绳,寻找隐蔽处,将丝绳拴在牛渚矶下地礁石上,然后牵着这根丝绳划到西岸,用这种办法来测量采石江面的宽度。为了建造浮桥固定物,他还以“广种福田”的名义向广济教寺捐献一笔资金,建议用这笔钱在牛渚山临江处凿石为洞,洞中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平安。此举得到了主持的赞许后,樊若水又毛遂自荐,亲自督工建造。不到两个月,即顺利完工。如此快捷的速度,竟令广济教寺的佛徒众僧对樊若水无不刮目相看。如此长远的谋划和独创的新意,自然不会有人想到这些都是樊若水为了大宋攻取江南而做的。

待得诸事齐备,樊若水便怀揣自己半年多得到地资料从江宁投奔汴京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