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七年七月中旬,当最后一批三万人的移民到达辽东后,朝廷暂时中止了移民,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朝廷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向辽东移民足足一百余万人,这些移民全部走海运,虽然期间有二十一艘船只因各种原因沉没,损失了不少物资,好在人员损失不大,大部分人在船只沉没之前被转移到其它船上,只有五十三人死亡,倒是路上因为生病等原因死亡了一百余人。</p>
跨越数千里移民百万,只死亡百余人,损失财物价值不到十万银元,比起陆路来,海运显示出它的巨大优势,移民结束后,从江南到辽东的航线并没有萧条下来,反而因为辽东百万移民的需求和江南对辽东丰富物产的渴求蓬勃发展起来,每隔数天就有一支船队从南方港口出发,前往辽东。</p>
移民百万,对于江南严重的土地兼并来说只是稍加缓解,皇帝本希望向辽东大举移民后,江南的地主会将田租下调,事实证明,移民结束后,江南地租没有下调的迹象。</p>
根据弘光六年朝廷最新的人口统计,大明包括还有一半在张献忠手里的四川,人口约一亿二千万,其中北方地区经过李自成、张献忠等十余年的拉据起义,加上满清屠杀,若大地方人口只有区区二千余万,而南方地区一直平稳发展二百余年,人口已经近亿,百万移民相对于南方近亿人口来说,只占百分之一,不足以解决南方人满为患的问题。</p>
以现在的生产水平,辽东可以移民一千万人左右,加上北方的干旱结束,近几年算得上风调雨顺,差不多也可以移民二千万左右,这样下来,若是移民结束,南方人口或许可以减到七千万左右,只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的数字,实际上随着战乱平定,人口会有一个快速上升期,如果没有大的动乱,过不了数十年,人口恐怕会超过移民之前的数字。</p>
</p>
历史上顺治八年人口统计只有区区一千零六十二万三千三百二十六丁,按人均一丁五口计算,人口不过五千余万,五千余万的人口,加上北方干旱结束,只要统治者稍有头脑,足可以让所有的民众活下去,天下自然可以轻易平定。</p>
大明现在有一亿二千万人口,这即是强大的国力,也是一种压力,比起天启年间一亿五千万人口,这二十余年的动乱人口损失三千万左右,若是什么也不做,或许可以很容易保持数十年的繁荣,成就所谓的盛世。</p>
可是一旦人口重新达到临界点,人多地少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王福自然不希望留下如此巨大的隐患,满清末年人口能达到四万万,靠的是玉米和番薯大面积推广,大量原先不能种植的山林,草皮被开垦了出来,这其实是对地力的过度使用。山林,草皮被破坏,极易造成荒漠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产生。</p>
这种靠玉米和番薯堆砌的盛世,不要也罢,在王福心中,若是整个中原地区只保留一亿左右的人口,根本不需要用玉米、番薯来作为主粮,自然也不用去破坏山林,造成各种灾害频发。</p>
要想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控制人口增长,要么扩大土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即不现实也没有必要,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土地面积。</p>
也就在这年五月,大明军队攻破成都,张献忠在绝望中自残而死,大西国安西王李定国、定北王艾能奇战死、抚南王刘文秀失踪,平东王孙可望连同左右丞相汪兆麟、严锡命、尚书王国麟、江鼎镇等数百官员向大明投降。</p>
大西国的灭亡,意味着大明内部持续二十余年的农民起义完全平息,大明已经完全恢复了以前的疆域,对于张献忠的覆灭,弘光朝君臣上都显得很平静,事实上自从皇帝亲征击败南下清军之后,大明内部对于躲到四川的张献忠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可是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政权能以四川为基夺取天下,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只要中原统一,四川最终免不了重新平定的命运。</p>
事实上也是如此,若不是大明主要精力都放在消失满清政权上面,四川早就平定了,即使如此,张献忠也没有能够在大明将主要精力放在满清的这段时间里统一全川,依靠着原川陕总督樊一蘅、大学士王梦熊两人所领的数万旧时军队,大西国尚且抵挡得苦不堪言,去年朝廷腾出手,派遣一万五千羽林卫入川,不到一年时间,大西国就此成为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