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大明武状元> 092 旌旗漫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92 旌旗漫天(1 / 2)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无云,阳光洒满大地,地面早就干涸,是个沙场厮杀的好日子。

扬州城下,旌旗满天,刀枪林立,三万清军已经兵临城下,将扬州城的西门和北门团团围住。

此次攻城,为首之将便是那从未曾一败的鳌拜,镶黄旗旗主,更是南征的满八骑统领,为报淮安正红旗全军覆没之仇,他不惜在攻城器械还没有完备的情况下,强行胁迫孔有德来强攻扬州。

在鳌拜的世界里,可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他是满州第一巴图鲁,不把任何人作为他的对手,在他眼里,大明汉人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史可法,王岚平之流也想阻挡八骑铁骑,螳臂当车。

扬州的城头也是遍布火器,各个城垛口伸出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那高昂的炮口直指城外清军,蓄势待发,各种守城器械一应俱全,史可法也不完全是个书呆子,论守城,他自信在文官中无人能出其右,只是他和王岚平以攻代守的战略相左,他始终认为固守城池才是取胜之道。

正因为如此,王岚平在城外想大举用兵也变得没有可能,状元军全军也不可才三万人,实在是兵力不足,只能寻找机会,采取偷袭的办法各个击破,慢慢削弱孔有德的实力,偷袭淮安便是他小试牛刀,并取得了空前的收获。

只要再给王岚平时间,他很有把握能在清军大举进攻之前消耗掉孔有德一半的兵力,到时候再凭城固守,定能变弱势为强势。

只可惜,孔有德没有给他休整和喘息的时间,刚刚从淮安撤回来,转天一早就接到探子来报,说是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扬州城,另一路两万人马也向状元军大营杀来,气势汹汹。

状元军这几日连日奔波。大军早已是疲惫不堪,想去救援扬州实在是分身乏术,不过,王岚平将大营远离城池驻扎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孔有德不得不分兵。这样也减少了扬州方面的压力。

由于清军来的急来的猛,王岚平没有时间从容布置,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大营,只要城外大营不丢,他孔有德就不能全力攻城。料想扬州城这样坚固的城池怎么也能坚守几日,一旦清军的攻势受挫,那时候再伺机破敌不迟。

前来进攻状元军大营的,是满汉军八旗的各一万人组成,汉八旗精通各种火器的运用,对付坚城要寨得心应手,而满八骑野战能力非常强悍,来去如风,这种兵力搭配进可攻退可守,可攻城可野战。将把利刃一般直插王岚平的心脏。

此支清兵由孔有德的爱将张文涣统帅,此人早年随孔有德一同降大金,后大金改大清,孔有德被清廷封都元帅,再封定南王,而张文涣也水涨船高,出任孔有德帐下都元帅一职,是孔有德的左膀右臂,是为此次南征清军中仅次于孔有德的汉军将领,在军中与鳌拜平级。

张文涣不但军职高。他指挥作战的能力也不弱,当年叛明时,据登州城大破明军,打得山东半岛不得安宁。精通陆战,水战,是个有勇有谋的悍将。

这次由他带兵来取状元军大营,可见孔有德对王岚平真是忌惮三分,淮安的惨败也让孔有德不得不对状元军刮目相看。

王岚平知有敌来袭,也不敢怠慢。传令三大营立刻进入战争状态,由擅守的陈万良的安远营守营,风字营、定远营和怀远营出营击敌。

状元军三大营刚刚在营地外集结成型,就见前方地平线上如飘来一片黑压压的乌云,连天接地,千旗招展,横亘在天地之间,如出闸的潮水漫坡一般朝状元军越涌越近。

若是以兵力,王岚平占上风,四营人马兵合一处有近三万人,士气也是刚刚被淮安的大胜鼓舞过的,高昂如虹,但有一点王岚平不及张文涣,那就是士兵的战斗力和临战经验,即使淮安一点,那也完全是靠出奇不意而取胜的。

反观张文涣一方,那无一不是从山海关一路打来,百战余生的精战劲卒。

如此大规模的阵地野战,包括王岚平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当千军万马压来之时,这种紧张、惧怕和死亡的阴影片刻之间就像瘟疫一般快速蔓延全军,压在众人的心头,着实让人喘不上气。

兵书有云,闻敌而溃者为下勇,见敌而溃者为中勇,接敌而溃者是为上勇,在清军像大山一般压来的时候,状元军军中没一人吓得落荒而逃,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说明平时几大营主将训练有素。

王岚平将出营击敌的近两万人,按前中左右四军排列,以宋宪的四千余重骑兵居中,以擅长野战的曹鼎蛟的定远营放在左翼,处在一处稍稍隆起的小山坡上,背东面西,在地利上占着优势,在作战的时候不会受到阳光的影响,并且全军仅有的二十门火炮全在他手里,沿着山坡前沿一字排开。

状元军的右翼是方国安的怀远营,这营人马平时的训练都是行动快捷的穿插作战为目标,全军八千余人,由火器兵,长弓兵,长枪兵,大刀兵构成,依山就势,层层结阵,像一蛇蛰伏的毒蛇一般,对张文涣虎视眈眈。

王岚平自领风字营的三千轻骑压后,以便能随时接应和支援各营。

以状元军的结阵方式来看,一眼就能看得出,王岚平采取一种相对保守的阵式,进可攻退可守,这与他一向主张先后制人的作风有些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还有扬州城让他有所顾虑,万一扬州不支,他也能随时前去支援,所以,他不能让全军都陷入混战的境地,这才有了这种结硬阵,不求破敌,但求不败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